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范文
1.為什么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幾乎每一冊書中都安排統計的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內容標準中規定“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而要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因此,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從一年級開始安排統計知識的教學,以后的各年級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安排了統計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例子,讓學生在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加深對有關概念、以及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2.本冊“統計”中認識橫式統計圖,與認識豎式統計圖在其他要求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感到這樣的內容安排過長,可以在二年級統計知識的教學中,使學生對豎式統計圖與橫式統計圖比較觀察,更容易理解。
在本冊的“統計”這一單元里,我們安排的“簡單的數據分析”這一小節,除了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數學課程標準》強調統計過程性目標的達成及對統計表特征和統計量實際意義的理解。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素材作載體,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再一次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更好的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簡單的統計》教學反思范文04-29
數學《統計》教學反思范文400字04-29
扇形統計圖數學教學反思04-02
數學《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04-27
統計教學反思04-28
統計教學反思04-10
《統計》教學反思04-20
《統計》的教學反思范文04-28
內容《統計》的教學反思04-30
統計教學反思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