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趣的成果袋》教學反思范文
通過多年的課題研究,我發現,成長記錄這種發展性評價,以豐富廣泛的內容、新穎多樣的形式、評價者的多元參與而受到學生、家長、老師的喜愛,它仿佛是架起了一座通向學生心靈的五彩橋,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不斷發展,鋪就了一條寬廣瑰麗的道路。
通過這次執教《有趣的成果袋》一課,我對發展性評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1、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發展性評價強調評價是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不僅關注評價對象的現實表現,更注重評價對象的未來發展,即通過評價不斷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各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
我們在《成果袋》活動過程中要求:“注意收集和記錄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減少孩子的消極感受,增強孩子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他們不斷得到激勵,快樂地成長進步。”為了是孩子們有這個初步的意識,在活動前期,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精彩瞬間的視頻,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孩子們找到了與自己平日里開設活動相同的地方,引起共鳴,為本活動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總結規劃、分類整理的能力。
活動開始時,我有目標的提出了問題“看著了些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一個完整的主題活動從前期資料的搜集到活動的過程再到成果的展示,我們都會有什么樣的內容需要保留?”學生有目標的進行回答,將活動中的各類成果名稱一一列出。那這時正好是一個培養學生分類整理你能力的好時機,通過活動,學生不僅將所有細小的各項進行了整理,同時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積累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分類整理能力與規劃能力。
3、將目標內容盡量細小化,讓孩子有可操作的目標和方向,提供學生個性化發展廣闊的空間。
如果讓孩子們在短短的一節課時間內將整個成果袋完成是不現實的,那么為了讓學生有目標、有計劃地進行探究學習,我將實踐操作的內容落在制作“成果袋目錄”上,這樣任務更具體,更有操作價值,這也充分的體現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選題“近、小、實”的原則,而且也是整個“成果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環節中,學生根據活動中剛剛總結出的目錄內容,來進行有新意的設計制作,能夠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創新所在,比如學生可以將確定的內容換一個名字,有些學生就將“自我介紹”換了一個名稱叫做“多彩的我”,將“資料庫”變成“博士講堂”等等,而且在圖案的設計與繪制的過程中也體現了創新。
通過活動,我也發現孩子在設計成果袋的時候出現的一些問題,同時也給我帶來一些思考。
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值得我們保存的,因為他沒有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所以他要我不認為制作成果袋有什么必要,根本也沒有重視這個活動,但當看過視頻,激起共鳴的時候才有同感,可見我們的孩子并不明確積累的意義和價值,有待教師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培養孩子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在經過幾次試講以后,我發現好多孩子制作了“成果袋目錄”,但利用的效果并不好,只是課堂按老師的要求進行了熱熱鬧鬧的設計制作,如果沒有后續活動的話。很難讓“成果袋”發揮其作用,這也是我們教師們應該持續開展、督促的活動,需要教師在以后的活動中,將“成果袋”真正用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能持續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長期發展。
【《有趣的成果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范文05-02
有趣的塑料袋教案02-19
提高套袋紅富士蘋果成果率新技術04-27
課文《三袋麥子》教學反思范文04-29
《有趣的作業》教學反思04-26
《有趣的臉譜》教學反思04-27
《有趣的算式》教學反思04-22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04-22
《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10-27
有趣的算式教學反思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