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色彩的明度》教學反思
《色彩的明度》教學反思
《色彩的明度 》一課旨在讓學生掌握明度漸變的基本知識和調色方法,體會明度漸變產生的立體感、空間感和節奏感,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學生對色彩并不陌生,他們每個人就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每一次作業都在進行色彩搭配。但是對于色彩知識是很貧乏的。上學期學習過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為本課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打了一定基礎。學生對于動手調色是比較感興趣的。但事實是他們的手上調控能力比較差,眼高手低。所以調色方法要作為第二課時的重點內容。
在上課前,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并做了以下的思考,什么是“明度漸變”,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如:黃色很明亮、藍色就暗很多。其實明度漸變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對于司空見慣的現象人們往往會忽視她的審美價值。而本課則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并歸納總結出明度漸變的概念及規律。讓學生體驗到她的美,進而想表現這種美、創造這種美。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漸變很好理解,學生有的說“是慢慢的變化”、“逐漸的變化”,我先從上學期的三原色、三間色導入,讓學生分析比較紅、黃、藍、橙、綠、紫六種顏色的明暗,學生們得出了正確結論。然后講解色彩的明度是什么?接下來再結合范作讓學生理解明度漸變是怎樣的,由此體驗明度漸變產生的縱深感和節奏感。
對本節課來說教師的示范尤為重要。我以大紅色為例,逐漸加入白色,讓學生觀察比較每一次調出來的新的顏色和原色比有什么變化?看到大紅色逐漸地變成柔美的粉紅色,每一次都是一種驚喜。教室里鴉雀無聲,坐在后面的學生甚至還站立起來,仔細觀察。當最后的效果呈現出來,學生們發出驚嘆“太神奇了”“太美了”“我也想試試”。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體驗到了色彩明度漸變的規律美,層次美。 在學生嘗試用水粉調色時,還是有部分學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及時給予幫助,增強他們的信心。作業展評時,我讓學生說說作品體現了明度漸變的哪些特點?縱深感、立體感、節奏感。作品哪一部分最讓人滿意,哪一部分有待改善?你最欣賞哪幅作品,說說這幅作品的優點與不足。我對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點評,提醒學生在今后的美術學習需注意的方面。通過評價的環節,提升了學生的欣賞、判斷、概括表達能力,樹立了自信心、體驗到了成就感。
本課在色彩的專業知識上講的不是很多,因為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能理解明度和并進行漸變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圍繞教學目標,重點講授了如何利用顏色加黑或者加白,從而改變色彩的明度和暗度。整個教學設計我覺得還是比較順的,在教學過程中某些細節上的處理,我還要好好的去推敲,在作業輔導上特別要注重個別學生的輔導,培養他們對色彩的敏銳感和調色能力。希望他們能逐漸地走入色彩的世界,去感受色彩的魅力。
【《色彩的明度》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色彩的和諧教學反思04-14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精選20篇)03-19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精選11篇)05-30
什么是照明度04-26
《春雨的色彩》反思03-01
中學美術色彩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04-13
色彩教學新說04-27
色彩教學計劃01-02
服裝色彩教學教案04-28
網絡攝像機·什么是照明度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