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春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春節教案1
教學目的
1、了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
2、嘗試著采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制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心愿。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將記憶中春節的美好景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的喜慶氣氛和熱鬧場面。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教學重點
了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種小禮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把學生帶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請學生們欣賞陳列在教室里和他們自己帶來的工藝品,觀看有關春節喜慶的場面,各地不同習俗的錄像。
提問:①春節有關知識。
②春節有關習俗。
學生討論
二、講授新課
(一)提問:
1、你認為春節令你最難忘的、有趣場面有哪些?
2、你準備這樣去表現它才能表達出節日美好、、歡樂喜慶場面?
(二)慶個別學生示范其他同學看書、欣賞其他同學的美術作品。
書中的圖給你什么啟示
(三)學生對示范作業進行評價:
這些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鑒的?
(四)通過討論來完善自己將要繪制的作業構思。
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交流經驗。
三、學生創作
1、可采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為單位畫一幅長卷。
四、展評交流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哪些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色彩鮮艷?
五、擴展延伸
你還想了解哪些關于節日方面的知識?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過春節教案2
一、活動由來:
春節對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喜慶節日,漂亮的新衣服,一把把的壓歲錢,好看的舞龍炮,歡天喜地的放煙花,讓他們笑開了花。為了讓幼兒重新回味過年的趣事、樂事,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特意為大班幼兒設計了過年真熱鬧的語言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交流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景創編成兒歌,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活動重難點:
1、把自己過年的真實生活場景編成兒歌。
2、引導幼兒大膽、流利的與別人交流自己過年的點點滴滴。
四、活動準備:
1、過年的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
2、迎新年過新年慶新年的教學課件。
五、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什么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老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
3、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播放準備過年過年的課件。)
4、老師:其他小朋友過年和你們過年一樣嗎?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讓幼兒了解我國南北方的過年習俗,開拓幼兒眼界。)
5、老師小結:過年的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讓我們把這些習俗編成一首兒歌吧!過年前,我們要做什么?春節到了,我們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附兒歌:過年真熱鬧
臨過年,灌臘腸,買年貨,歡歡喜喜迎春節;
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忙忙碌碌真熱鬧;
吃年飯,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臉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人們臉上喜洋洋。
6、老師和幼兒一起念過年真熱鬧的兒歌,回味過年的點點滴滴。
(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念兒歌,如分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師:過年這么熱鬧,讓我們再來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鑼鼓、舞一舞龍炮吧!
。ㄒ龑в變喊缪萁巧,一起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到教室外,結束教學活動。)
六、活動延伸:
1、在幼兒園的語言區,可以給幼兒提供有關過年的圖畫書、連環畫等,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加深對年的認識。
2、可爭取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收集過年的廢舊物品,引導幼兒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如用塑料盤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愛小人等。
過春節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交流討論學說兒歌,感受歡度春節的氛圍。
2、積累兒歌中"剝"、"搓"、"踩"、"舞"、等動詞,會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2、春節歌謠、錄音磁帶、各種小動物角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磁帶,激發幼兒的興趣。
1、遠處傳來熱鬧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
提問:猜猜是什么事情這么熱鬧?
二、聽聽、看看、講講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提問:圖片上有誰?他們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2、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興高采烈的迎接春節?他們是怎樣迎接春節的?
他們說了什么祝福的話?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鼓勵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三、以游戲的形式,學習動詞。
1、教師做動作幼兒說出動詞。
2、變化游戲方式,請個別幼兒做動作大家說動詞。
四、通過各種形式朗誦兒歌,體驗與同伴合作朗誦的快樂。
1、利用圖片,教師和幼兒共同朗誦兒歌。
2、請部分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朗誦。
活動延伸與建議幼兒自由結伴進行表演。
兒歌:過春節春節到,真熱鬧,家家戶戶哈哈笑。
黃狗貼春聯,山羊把地掃,猴子買糖果,花貓蒸年糕。
松鼠寶寶剝花生,母雞大嬸搓元宵,三個小豬來拜年,穿著新衣戴新帽,你來舞龍燈,我來踩高蹺,放起爆竹劈啪響,恭喜恭喜春節好。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過春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樂于將自己的春節見聞或經歷的事說給他人聽。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完整地講述事件的主要情節和內容。
3、體驗傳統節日的歡樂氣氛。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寒假前布置任務,請家長配合,引導幼兒留意春節時的快樂事情。
2、《語言》下P1。
活動過程:
一、討論春節里的活動引導幼兒討論:人們在春節的時候都喜歡做哪些事情?
幼兒回憶:家人或親戚朋友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其表情是什么樣的?想想他們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
想一想:春節里自己最快樂的事是什么?
二、說說你喜歡的快樂事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準備講一件自己在春節里最快樂的'事給大家聽。鼓勵幼兒把有意思的事情告訴給老師和小朋友。
教師講一講自己春節里的快樂事內容。
請幼兒獨立發言,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快樂事,注意引導幼兒講述要有頭有尾,是其他小朋友聽明白,共同體驗春節活動的快樂。
三、聽聽他們的快樂事3組織幼兒閱讀畫冊,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看圖猜想他們的快樂事是什么,然后說說他們的快樂事和自己的快樂事有什么不同。
四、誰的快樂事最有趣引導幼兒討論,說說誰的講述最有趣。
請幼兒說說理由,如:他的快樂事很有趣,他講的很好等。
日常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引導幼兒開展小組自由談話活動。
家園共育:請家長配合,鼓勵孩子將自己喜歡的事主動講給家長聽。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能尊重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來引導他們用連貫,清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春節里快樂的事,培養了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和他們進行互動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也能快樂地分享著,達到了最初預定的目。
【過春節教案】相關文章:
過春節教案09-17
《過春節》美術教案02-17
關于過春節的教案04-28
平安過春節安全教案01-18
《歡歡喜喜過春節》教案02-08
《歡歡喜喜過春節》的教案02-19
過春節02-05
過春節05-06
快樂過寒假幸福過春節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