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逼阁网页,在线看的h网导航,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小清欢在线全文阅读,AV电影网址免费观看,自拍偷拍影音先锋,多人疯狂派对欧美XXX,强奸福利社,东北女人大叫受不了了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

時間:2025-05-05 09:12:48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在現在社會,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5篇】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

  1、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制度,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制作、瀏覽、復制、傳播反動及黃色信息,不得在網絡上發布反動、非法和虛假的消息,不得在網絡上漫罵攻擊他人,不得在網上泄露他人隱私。嚴禁通過網絡進行任何黑客活動和性質類似的破壞活動,嚴格控制和防范計算機病毒的'侵入。

  2、網絡安全管理員主要負責全單位網絡(包含局域網、廣域網)的系統安全性。

  3、良好周密的日志審計以及細致的分析經常是預測攻擊,定位攻擊,以及遭受攻擊后追查攻擊者的有力武器。應對網絡設備運行狀況、網絡流量、用戶行為等進行日志審計,審計內容應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時間、用戶、事件類型、事件是否成功等內容,對網絡設備日志須保存三個月。

  4、網絡管理員察覺到網絡處于被攻擊狀態后,應確定其身份,并對其發出警告,提前制止可能的網絡犯罪,若對方不聽勸告,在保護系統安全的情況下可做善意阻擊并向主管領導匯報。

  5、每月安全管理人員應向主管人員提交當月值班及事件記錄,并對系統記錄文件保存收檔,以備查閱。

  6、網絡設備策略配置的更改,各類硬件設備的添加、更換必需經負責人書面批準后方可進行;更改前需經過技術驗證,必須按規定進行詳細登記和記錄,對各類軟件、現場資料、檔案整理存檔。

  7、定期對網絡設備進行漏洞掃描并進行分析、修復,網絡設備軟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利用,所以定期根據廠家提供的升級版本進行升級。

  8、對于需要將計算機外聯及接入的,需填寫網絡外聯及準入申請表(附件十、《網絡外聯及準入申請表》)。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2

  為了加強局計算機及網絡安全的管理,確保網絡安全穩定的運行,切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現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規定。

  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是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的管理部門,履行管理職能。局信息中心具體負責局計算機(包括外部設備)及網絡設備的選型、安裝、維修;應用系統及軟件的安裝、維護;負責局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

  計算機使用管理

  第一條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對所使用的計算機及其軟硬件設施,享有日常使用的權利,負有保管的義務。

  第二條計算機開啟關閉應按規定步驟進行,工作人員應規范使用計算機設備。如因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設備損壞,將視情節處理。

  第三條各科室計算機實行專人專用,使用統一分配的口令進入局域網,發現不能進入局域網須及時報告網管人員,不得擅自修改計算機的IP地址和CMOS設置參數。

  第四條各科室、各單位確需增加計算機設備或網絡終端接口,應向局信息中心提出申請,經批準后,由網管人員負責接入。

  第五條工作人員使用計算機時,不得關閉殺毒軟件和網絡防火墻,應確保防火墻處于激活狀態。防病毒軟件要定期進行更新升級,定期和及時對電腦進行殺毒,清潔,除塵,保證電腦能安全運行。工作人員發現計算機病毒應及時清除并報告網管人員備案。

  第六條禁止私自拆卸和擅自修理計算機,禁止私自更換計算機硬件設備。如需修理或更換,應先報局信息中心經審批后由網管人員或計算機公司專業人員負責修理或更換。

  第七條為保證業務系統安全工作,軟盤、光盤等存儲設備必須經病毒檢查后方可使用。

  第八條嚴格遵守信息傳遞操作流程。各終端計算機可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共享硬盤或文件夾,設立的共享硬盤或文件夾使用完畢后應立即取消共享設置。

  第九條網絡用戶密碼及共享權限密碼嚴禁外泄。嚴禁擅自查看、修改、拷貝其局域網內其他計算機的程序及內容。

  第十條不瀏覽和發布反動、黃色、邪教,反動言論等信息,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停止使用互聯網權限。嚴禁在線播放或下載電影、電視劇等,禁止擅自安裝使用游戲。

  第十一條局信息中心網管人員要定期檢查各計算機終端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排除。

  第十二條非因工作需要,不得將機關計算機設備和存儲涉密信息的軟件、磁盤、光盤及其他存儲介質帶離機關。因工作需要帶出工作區域的,須經批準后登記備案才能帶出。嚴禁將與工作無關的存儲介質在單位的計算機上使用。嚴禁存儲介質在內外網計算機,以及在涉密與非涉密計算機間互用。

  第十三條建立、健全計算機病毒的預防、發現、報告、消除管理制度及計算機設備的使用、維護制度,對機關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進行經常性的病毒檢測。

  第十四條未經允許,禁止開設文件服務器、共享服務器、下載服務器、FTP服務器、WEB服務器、E-MAIL服務器、游戲服務器、媒體服務器、網絡磁盤、聊天服務器等各種對外服務器。

  第十五條禁止使用各類群發、搶占網絡帶寬、強迫他人下網的軟件;局域網內的計算機禁止使用多線程下載文件而造成網絡擁堵、系統癱瘓、影響別人正常使用。隨著信息化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同格式、不同內容的數據庫也將越來越多,市局數據中心涉及20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庫系統,因此對于數據庫系統的管理也應進一步規范。

  第十六條網絡系統用戶,須做好自身用戶密碼和權限的保密工作,新用戶系統啟用后兩天內必須更改初始密碼,不得將密碼隨意告訴他人。

  第十七條數據庫管理員不得將數據庫管理員密碼隨意透露給他人;不得將數據庫一般用戶密碼泄漏或隨意修改其用戶權限;不能向任何人泄露數據庫存儲的內容。

  第十八條若因用戶名和密碼泄露造成數據庫信息被更改或流失的,由泄密者承擔責任,情節嚴重者遞交局黨組處理。

  第十九條數據庫管理員隨時做好數據庫的備份,核心數據庫的進入必須設置準入的用戶名和密碼,只有用戶名和密碼同時輸入正確時才能更改、導出數據庫信息;數據庫管理員對不正當的數據庫信息更改行為做好記錄,并由提出更改要求的人員簽字。

  第二十條任何人不得隨意向外單位或個人提供紙質或電子版的數據庫信息,如確須提供的,需經相關業務分管領導審核、審批同意,并經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簽字確認后方可提供。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3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昆明市政府政務服務管理局及政務服務中心網絡系統的安全及正常運行,促進信息網絡的應用和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政管局實際,制訂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條 本管理制度所稱的信息網絡系統,是指政管局所有維護和管理的網絡主、輔節點設備及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及網絡服務器,網絡應用及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具體包括審批服務器局域網、病毒防御網、因特網網站和有關窗口部門的專網。

  第三條 政管局及政務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本管理辦法,在規定的權限和職責范圍內使用和操作網絡系統。

  第二章 組織與管理

  第四條 網絡實行統一管理、分層負責制。信息技術處是全局網絡系統安全工作的管理者和責任部門。局機關各處(室)長、窗口各負責人是各處(室)、窗口網絡安全的部門責任人。

  第五條 信息技術處對全局網絡線路和網絡接入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各接入處室及窗口對各自接入網絡的計算機進行日常使用管理。有關管理部門專網的維護由相關部門負責,信息技術處進行必要的監督。

  第六條 各窗口單位根據業務需要,以公函形式提出申請開通互聯網線路,信息技術處報經領導審批后負責開通線路、調試設備。

  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未經許可前,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絡設備。

  第三章 內(外)網的安全運行

  第七條 在網絡使用中,所有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自覺遵守政管局信息網絡安全工作的有關管理規定,嚴格執行網絡安全保密制度,自覺維護網絡的安全運行。

  第八條 上班時間不準做上網看電影、聽音樂、炒股票、聊天等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嚴禁玩電腦游戲、嚴禁瀏覽或注冊到非法網站、不良網站。

  第九條 必須遵守有關保密制度規定,嚴格內外網分離。凡涉及到單位機密以及有重要文件的機器必須與外網物理隔離,防止重要文件被盜取或丟失,對所需保密的文件資料不得上網共享。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政府網及局中心服務器的活動,不得危害或侵入未授權的服務器、工作站,不得使用非法手段獲取他人信息。

  第十一條 除信息處負責人及其授權的維護人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政府網主、輔節點,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

  第十二條 信息處負責網絡管理的工作人員對中心相關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相關信息。

  第十三條 任何窗口和個人不得利用網絡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危害國家安全、妨礙社會治安、淫穢色情的信息。

  第十四條 各窗口如需增減信息點,改變IP設置、網段設置等,須向信息技術處提出申請,經同意后,由網絡管理人員更改。嚴禁擅自更改IP地址,造成其他人員無法上網的,將追究相關人員及窗口負責人責任。

  第十五條 信息技術處對所有聯網計算機及上網人員要準確登記并及時備案。多人共用計算機上網的.窗口,上網計算機的使用要嚴格管理,具體由窗口負責人負責。

  第十六條 局網絡設立的服務器,必須保持日志記錄功能,由信息技術處網絡管理人員按時進行數據備份,存檔備查。

  第十七條 網絡系統軟件及信息數據實施保密措施,信息資源保密等級可分為:

  1)可向Internet公開的;

  2)可向內部公開的;

  3)可向有關單位或個人公開的;

  4)僅限本單位使用的;

  5)僅限個人使用的。

  所有上網信息必須經過局辦公室、局領導審核,由信息技術處發布。

  第四章 防病毒管理

  第十八條 局所有服務器、辦公電腦,都必須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病毒庫,每2天殺毒一次;對清除不了的病毒,要及時上報信息技術處。

  第十九條 嚴禁在中心計算機上使用來歷不明、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嚴禁在聯網計算機上使用未經殺毒處理的U盤、移動硬盤或盜版光盤等可移動存儲介質;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引起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殺毒軟件檢查、殺毒。

  第二十條 所有工作人員,禁止登錄非法網站,發現來路不明的郵件,不要隨意打開,應立即徹底刪除。

  第二十一條 未經許可的外來人員不得隨意操作計算機或相關設備,嚴禁兒童使用。

  第五章 責任與處罰

  第二十二條 故意制造傳播計算機病毒,造成系統危害事實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三條 因操作人員疏忽或操作失誤,給工作帶來影響,經努力可以挽回的,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若因操作人員故意違反本辦法,給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或財產蒙受重大損失的,要追究當事人責任,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四條 全局網絡所用用戶一旦發現有從事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下列行為,均應及時向信息技術處報告,網絡管理人員應做好記錄并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違反第十一條及第十三條規定的行為一經查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紀律處分;如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將向公安機關報告,由個人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絡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

  (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

  (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

  (四)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五)從事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五條 本管理制度由信息技術處負責監督實施,具體處罰由局辦公室實施。

  第二十六條 本管理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4

  學校校園網是為教學及學校管理而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目的在于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實現校園內計算機互聯、資源共享,并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網上資源。為了保護校園網絡系統的安全、促進學校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發展,保證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用戶的使用權益,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特制定如下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1、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絡系統,是指由校園網絡設備、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網絡服務器、工作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絡應用而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

  2、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絡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運行環境的安全,保障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3、我校成立了網絡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由學校法人擔任,從事校園網絡管理的人員要具有相應的法律意識和計算機網絡管理水平,必須成立校園網絡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校園內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對相應的網絡用戶進行有關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并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和監控。

  4、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學校法人或校園網絡中心同意,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絡設備。

  5、所有上網用戶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校園網及本地局域網服務器、工作站的活動。

  6、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并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網絡中心進行的網絡系統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檢查。

  7、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學校法人、網絡中心和有關部門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 網絡安全管理

  1、校園網由學校統一管理及維護。接入校園網的各部門、處室、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使用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上網。網絡管理員對入網計算機和使用者進行登記,由網絡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網絡設置,不得盜用用戶帳號。

  2、與校園網相連的計算機用戶建設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定,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3、網絡管理員負責全校網絡及信息的安全工作,要及時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校園網各服務器發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后,網絡中心必須及時備案并向公安機關報告。

  4、對所有聯網計算機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網絡教室未經允許不準對社會開放。

  5、校園網中對外發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領導審核,由負責人審核通過后再進行發布。新聞公布、公文發布權限要經過對應部門領導的批準。對網站內容要進行定期更新、備份。

  6、校園網各類服務器中開設的'帳戶和口令為個人用戶所擁有,網絡中心對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信息。校園網及子網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

  7、加強對師生用戶上網安全教育指導和監督:

  (1)校園網內必須安裝網絡版監控和防范不良信息的過濾軟件系統,監控日志同時上報縣教育局電教室。

  (2)加強對學生開放互聯網以及全校教職工上網的監管。

  (3)專用的財務工作電腦和重要管理數據的電腦最好不要接入網絡工作。

  8、校園網絡內的每臺計算機上必須安裝防病毒軟件,各部門、教研組、辦公室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隨時注意殺毒軟件是否開啟,及時在線升級殺毒軟件,及時向網絡中心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運行等情況。

  9、禁止私自安裝、卸載程序,在校園網上,禁止使用盜版軟件,不允許玩網絡游戲,不允許無關人員使用,也不允許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操作,禁止任意修改和刪除計算機的系統文件和系統設置。

  10、嚴禁在校園網內使用來歷不明、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或文件;對于外來光盤、優盤上的文件應使用合格的殺毒軟件進行檢查、殺毒。

  1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網及其連網計算機上錄閱傳送有政治問題和淫穢色情內容的信息。

  12、未經校園網絡中心及各子網網管的同意,不得將有關服務器、工作站上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轉錄、傳遞到校外。

  13、需在校內交流和存檔的數據,按規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盤的C盤區,私人文件不得保存在工作電腦中,由此造成的文件丟失損壞等后果自負。

  14、保護校園網的設備和線路,不準擅自改動計算機的連接線,不準打開計算機主機的機箱,不準擅自移動計算機、線路設備及附屬設備,不準擅自把計算機設備外借。

  15、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管理員應經常測試計算機設備的性能,發現故障及時通過校園辦公系統上報。

  16、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應認真做好本單位計算機的維護和清潔衛生工作。

  第三章 網絡用戶安全守則

  1、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網從事危害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動,不得制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敏感信息和有害信息。

  2、除校園網負責人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服務器或計算機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

  3、用戶要嚴格遵守校園網絡管理規定和網絡用戶行為規范,不隨意把戶名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用戶名和密碼。嚴禁用各種手段破解他人口令、盜用戶名和密碼。

  4、網絡用戶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

  5、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絡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第四章 法律責任

  違反本制度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學校可根據情節提出警告、停止其上網,情節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或交公安機關處理。

  1、查閱、復制或傳播下列信息

  (1)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2)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進行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活動。

  3、盜用他人帳號或私自轉借、轉讓用戶帳號造成危害者;

  4、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者。

  5、上網信息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后果者。

  6、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絡正常運行或竊取他人信息者。

  7、有盜用用戶名和口令、破解用戶口令等危及網絡安全運行與管理的惡劣行徑者。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5

  智慧校園校園網是為教學工作及學校管理而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目的在于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實現校園內計算機互聯、資源共享,并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網上資源。為了保護校園網絡系統的安全、促進學校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發展,保證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用戶的使用權益,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一、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絡系統,是指由校園網絡設備、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網絡服務器、工作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絡應用而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

  二、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絡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運行環境的安全,保障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三、校園網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制。網絡中心負責對校園網資源進行管理,負責全校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對相應的網絡用戶進行有關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并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和監控;各處室及辦公室負責對本部門資源進行管理;各部門計算機責任人負責對本部門計算機系統的管理。有關校園網上進行學校信息發布、新聞宣傳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信息服務,歸口學校辦公室負責。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校園網網絡中心同意,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絡設備。

  五、所有上網用戶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校園網及本地局域網服務器、工作站的活動。

  六、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并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網絡中心進行的網絡系統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檢查。

  七、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絡中心和有關部門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網絡安全管理

  一、校園網由學校網絡中心統一管理及維護。連入校園網的各部門、處室、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使用由網絡中心分配的IP地址。網絡管理員對入網計算機和使用者進行登記,由網絡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網絡設置,不得盜用IP地址及用戶帳號。

  二、與校園網相連的計算機用戶建設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定,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三、網絡管理員負責全校網絡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網絡事故報告并定期匯報,及時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校園網各服務器發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后,網絡中心必須及時備案并向公安機關報告。

  四、對所有聯網計算機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網絡教室不準對社會開放。

  五、校園網中對外發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領導審核,由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再由信息員發布。新聞公布、公文發布權限要經過校領導的批準。

  六、校園網各類服務器中開設的帳戶和口令為個人用戶所擁有,網絡中心對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信息。校園網及子網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

  七、加強對師生用戶上網安全教育指導和監督:

  1、校園網內必須安裝網絡版監控和防范不良信息的過濾軟件系統,監控日志至少保存半年。

  2、加強對學生開放互聯網以及全校教職工上網的監管。

  3、專用的財務工作電腦和重要管理數據的電腦最好不要接入網絡工作。

  八、網絡中心統一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軟件,各部門、教研組、辦公室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隨時注意殺毒軟件是否開啟,及時在線升級殺毒軟件,及時向網絡中心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運行等情況。

  九、禁止私自安裝、卸載程序;在校園網上,禁止使用盜版軟件,不允許玩計算機游戲,不允許無關人員使用,也不允許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操作,禁止任意修改和刪除計算機的系統文件和系統設置。

  十、嚴禁在校園網內使用來歷不明、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或文件;對于外來光盤、優盤、軟盤上的文件應使用合格的殺毒軟件進行檢查、消毒。

  十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網及其連網計算機上錄閱傳送有政治問題和淫穢色情內容的信息。

  十二、未經校園網絡中心及各子網網管的同意,不得將有關服務器、工作站上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轉錄、傳遞到校外。

  十三、需在校內交流和存檔的數據,按規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盤的C盤區,私人文件不得保存在工作電腦中,由此造成的文件丟失損壞等后果自負。

  十四、保護校園網的設備和線路,不準擅自改動計算機的連接線,不準打開計算機主機的機箱,不準擅自移動計算機、線路設備及附屬設備,不準擅自把計算機設備外借。

  十五、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管理員應經常測試計算機設備的性能,發現故障及時通知網絡中心處理。

  十六、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應認真做好本單位計算機的養護和清潔衛生工作。

  第三章網絡用戶安全守則

  一、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動,不得制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和有傷風化的信息。

  二、除校園網負責人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服務器或計算機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這些行為被視為對校園網安全運行的破壞行為。

  三、用戶要嚴格遵守校園網絡管理規定和網絡用戶行為規范,不隨意把帳號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帳號和IP地址。嚴禁用各種手段破解他人口令、盜用帳號和IP地址。

  四、網絡用戶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網絡用戶權益的侵犯。

  五、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絡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第四章處罰辦法

  違反本制度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學校可提出警告、停止其上網,情節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或提交司法部門處理。

  一、查閱、復制或傳播下列信息者:

  1、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2、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二、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進行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活動。

  三、盜用他人帳號或私自轉借、轉讓用戶帳號造成危害者。

  四、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者。

  五、上網信息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后果者。

  六、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絡正常運行或竊取他人信息者。

  七、有盜用IP地址、盜用帳號和口令、破解用戶口令等危及網絡安全運行與管理的惡劣行徑者。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6

  1、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做好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防范工作;

  2、及時向公安機關提供安全保護所需的`資料;

  3、負責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4、定期對本單位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檢查。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7

  一、總則

  1.1目的

  為了規范和加強本單位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工作,保護本單位的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和信息數據的完整、可靠、可用,制定本制度。

  1.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單位內所有與信息網絡相關的人員、設備和相關系統,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及其他網絡設備。

  二、安全策略及責任分工

  2.1安全策略

  2.1.1信息網絡安全的目標

  確保信息系統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維護用戶信息的隱私和合法權益。

  2.1.2安全管理原則

  ●安全性原則:信息安全應得到重視,安全風險應得到合理的評估和管理。

  ●權限控制原則:用戶在信息系統的訪問和操作應有相應權限控制,并嚴格按照權限進行操作。

  ●安全審計與監控原則:建立日志審計和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事件。

  ●響應與恢復原則:建立應急響應和災備機制,能夠有效應對安全事件和恢復環境。

  2.2責任分工

  2.2.1安全管理部門

  負責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監督、管理和評估網絡安全工作,并負責應急響應和安全事件處置。

  2.2.2信息網絡管理員

  負責本單位信息網絡的`運維和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設備安裝及配置、漏洞修復、日志審計和監控等。

  2.2.3用戶

  負責保護自己的賬戶和密碼安全,不得隨意泄漏個人信息,合法合規使用信息網絡。

  三、安全規范和技術要求

  3.1密碼安全

  3.1.1密碼強度要求

  ●密碼長度不少于8位。

  ●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字符。 ●禁止使用常用密碼和個人信息作為密碼。 3.1.2密碼定期更換

  用戶密碼應定期更換,建議每90天更換一次。 3.2防安全

  3.2.1安裝有效的殺毒軟件

  所有終端設備應安裝依托互聯網進行實時更新的殺毒軟件,確保設備的安全。

  3.2.2定期掃描

  定期對計算機和服務器進行掃描,及時清除并進行修復。 3.3訪問控制

  3.3.1用戶權限管理

  對不同角色的用戶設置相應的訪問權限,保證合理的訪問控制。

  3.3.2賬號鎖定

  設置連續登錄失敗次數達到一定次數后,用戶賬號自動鎖定一段時間。

  3.4安全審計與監控

  3.4.1建立日志審計機制

  建立日志審計系統,記錄用戶的操作日志,以便對安全事件進行追溯和分析。

  3.4.2實施網絡流量監控

  對網絡流量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異常流量和攻擊行為,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8

  1、網絡管理中心應定期召開網絡安全會議,通報網絡安全狀況,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2、網絡管理中心應定期開發網絡安全培訓班,學習網絡法律、法規,提高各接入單位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水平。

  3、各接入部門應積極配合網絡管理中心的工作,自覺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4、網絡管理中心應當定期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增強守法觀念。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9

  一、校園網的安全運行和所有網絡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由學校網絡管理中心負責。

  二、網絡管理中心機房要裝置調溫、調濕、穩壓、接地、防雷、防火、防盜等設備,保證網絡設備的安全運行,要建立完整、規范的校園網設備運行情況檔案及網絡設備賬目,認真做好各項資料(軟件)的記錄、分類和妥善保存工作。

  三、除網絡管理中心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校園網后臺管理端,不得對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

  四、校園網對外發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發布信息的學校部門負責人審核并簽署意見后,交校辦公室審核備案,由網絡管理中心從技術上開通其對外的信息服務。

  五、網絡使用者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賬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校園網網絡用戶權益的侵犯。

  六、為防范黑客攻擊,校園網出口處應設置硬件防火墻。若遭到黑客攻擊,網絡管理中心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縣以上公安機關報告。

  七、嚴禁在校園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及可能引發計算機病毒的軟件。外來軟件應使用經公安部門頒發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的殺毒軟件檢查、殺毒。

  八、不得在校園網及其聯網計算機上傳送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體信息)、錄閱傳送淫穢、色情資料。

  九、校園網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信息資源分不同的保密等級對學校各部門開放。

  十、雙休日、節假日,要有專人檢查網絡運行情況。

  十一、學校網絡管理中心必須遵守國家公安部及省公安廳關于網絡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監控、封堵、清除網上有害信息。為了有效地防范網上非法活動,校園網要統一出口管理、統一用戶管理,進出校園網訪問信息的所有用戶必須使用網絡管理中心負責設立的代理服務器、Email服務器。

  十二、服務器必須保持日志記錄功能,歷史記錄保持時間不得低于2個月。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0

  計算機信息網絡單位應當在根河市網絡安全主管部門監督指導下,建立和完善計算機網絡安全組織,成立計算機網絡安全領導小組。

  1、確定本單位計算機安全管理責任人和安全領導小組負責人(由主管領導擔任),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宣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

  (二)擬定并組織實施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三)定期組織檢查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安全運行情況,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

  (四)負責組織本單位信息安全審查;

  (五)負責組織本單位計算機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六)發生安全事故或計算機違法犯罪案件時,立即向公安機關網監部門報告并采取妥善措施,保護現場,避免危害的擴散,暢通與公安機關網監部門聯系渠道。

  2、配備1至2名計算機安全員(由技術負責人和技術操作人員組成),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執行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按照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測試,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

  (三)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對經本網絡或網站發布的信息實行24小時審核巡查,發現傳輸有害信息,應當立即停止傳輸,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并向公安機關網監部門報告;

  (四)發生安全事故或計算機違法犯罪案件時,應當立即向本單位安全管理責任人報告或直接向公安機關網監部門報告,并采取妥善措施,保護現場,避免危害的擴大;

  (五)在發生網絡重大突發性事件時,計算機安全員應隨時響應,接受公安機關網監部門調遣,承擔處置任務;

  (六)我市計算機安全技術人員必須經過市公安機關網監部門認可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合格證有效期兩年。

  3、單位安全組織應保持與公安機關聯系渠道暢通,保證各項信息網絡安全政策、法規在本單位的落實,積極接受公安機關網監部門業務監督檢查。

  4、單位安全組織的安全負責人及安全技術人員應切實履行各項安全職責,對不依法履行職責,造成安全事故和重大損害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并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紀律或經濟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1

  一、資產管理處網頁所有用戶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學校校院網的活動。不得在網絡上制作、發布、傳播下列有害內容:

  1、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的;

  2、違反國家民族、宗教與教育政策的;

  3、煽動暴力,宣揚封建迷信、x、黃色淫穢,違x公德,以及賭博、詐騙和教唆犯罪的;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暴露個人隱私和攻擊他人與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5、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鼓勵聚眾滋事的;

  6、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

  7、計算機病毒;

  8、法律和法規禁止的其他有害信息。

  二、資產管理處網頁上的所有用戶必須對提供的信息負責,網絡上信息、資源、軟件等的使用應遵守知識產權的有關法律法規。對于運行無合法版權的網絡軟件而引起的版權糾紛由使用部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

  三、嚴禁在網絡上使用來歷不明、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引發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公安部門推薦的殺毒軟件檢查、殺毒。

  四、認真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監控、封堵、清除網上有害信息。

  五、上網信息管理堅持“誰上網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對外發布信息,必須經網頁負責人及處長審核批準后,才可發布。

  六、要指定專人做好本單位和學校的網絡和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崗位責任制和網頁管理制度。網絡管理人員應加強責任心,保證現有各種網絡設備良好運行,充分發揮效率。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

  資產管理處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2

  第一條

  所有網絡設備(包括光纖、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等)均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所管轄,其安裝、維護等操作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其他任何人不得破壞或擅自維修。

  第二條

  所有學校內計算機網絡部分的擴展必須經過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實施或批準實施,未經許可任何部門不得私自連接交換機、集線器等網絡設備,不得私自接入網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有權拆除用戶私自接入的網絡線路并進行處罰措施。

  第三條

  各部門的聯網工作必須事先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做網絡實施方案。

  第四條

  學校局域網的網絡配置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統一規劃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網絡配置。

  第五條

  接入學校局域網的客戶端計算機的網絡配置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部署的DHCP服務器統一管理分配,包括:用戶計算機的IP地址、網關、DNS和WINS服務器地址等信息。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靜態網絡配置。

  第六條

  任何接入學校局域網的客戶端計算機不得安裝配置DHCP服務。一經發現,將給予通報并交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第七條

  網絡安全:嚴格執行國家《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對在學校局域網上從事任何有悖網絡法規活動者,將視其情節輕重交有關部門或公安機關處理。

  第八條

  教職工具有信息保密的義務。任何人不得利用計算機網絡泄漏公司機密、技術資料和其它保密資料。

  第九條

  任何人不得在局域網絡和互聯網上發布有損學校形象和教工聲譽的信息。

  第十條

  任何人不得掃描、攻擊學校計算機網絡。

  第十一條

  任何人不得掃描、攻擊他人計算機,不得盜用、竊取他人資料、信息等。

  第十二條

  為了避免或減少計算機病毒對系統、數據造成的影響,接入學校局域網的所有用戶必須遵循以下規定:

  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制作計算機病毒;不得故意傳播計算機病毒,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不得向他人提供含有計算機病毒的文件、軟件、媒體。

  2.采取有效的計算機病毒安全技術防治措施。建議客戶端計算機安裝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部署發布的瑞星殺毒軟件和360安全衛士對病毒和木馬進行查殺。

  3.定期或及時更新用更新后的新版本的殺病毒軟件檢測、清除計算機中的`病毒。

  第十三條

  學校的互聯網連接只允許教職工為了工作、學習和工余的休閑使用,使用時必須遵守有關的國家、企業的法律和規程,嚴禁傳播淫穢、反動等違犯國家法律和中國道德與風俗的內容。學校有權撤消違法犯紀者互聯網的使用。使用者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內容:

  1.從中國境內向外傳輸技術性資料時必須符合中國有關法規。

  2.遵守所有使用互聯網的網絡協議、規定和程序。

  3.不能利用郵件服務作連鎖郵件、垃圾郵件或分發給任何未經允許接收信件的人。

  4.任何人不得在網上制作、查閱和傳播宣揚反動、淫穢、封建迷信等違犯國家法律和中國道德與風俗的內容。

  5.不得傳輸任何非法的、騷擾性的、中傷他人的、辱罵性的、恐嚇性的、傷害性的等信息資料。

  6.不得傳輸任何教唆他人構成犯罪行為的資料,不能傳輸助長國內不利條件和涉國家安全的資料。

  7.不能傳輸任何不符合當地法規、國家法律和國際法律的資料。

  第十四條

  各部門人員每日上班及時打開計算機,進入學校辦公系統、瀏覽相關文件信息、學習有關文件資料。如有自己業務相關的工作信息,要及時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回饋有關責任人員。

  第十五條

  充分利用辦公系統的優勢信息處理平臺,瀏覽的相關情況由辦公系統后臺數據庫自動生成詳細記錄,以便領導檢查相關登陸信息提供記錄參考。

  第十六條

  各部門人員必須及時做好各種數據資料的錄入、修改、備份和數據保密工作,保證數據資料的完整準確和安全性。

  第十七條

  嚴禁外來人員對計算機數據和文件進行拷貝或抄寫以免泄漏學校機密,對學校辦公系統或其它學校內部平臺帳號不得相互知曉,每個人必須保證自己帳號的唯一登陸性負責,否則由此產生的數據安全問題由其本人負全部責任。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3

  總則:

  為了保障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校園局域網絡系統安全、促進校園數字化應用和發展、保證校園局域網絡的正常運行,為我校師生提供一個先進、可靠、安全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科研和辦公環境,促進學校與外界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和科研合作,制定本管理條例。

  第一章管理組織機構

  第一條校園局域網管理小組由學校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導處、后勤處和信息管理員等組成。

  第二條校園局域網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制定我校計算機校園局域網及信息化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2、統籌入網部門與校園局域網中心主結點的聯接;

  3、監督校園局域網的.運行及網絡安全、保密事宜;

  4、研究和審定校園局域網建設和運行中的重大決策。

  第三條校園局域網信息安全小組由分管副校長牽頭,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各處室的網絡安全責任人。

  第四條信息技術組在校園局域網管理小組指導下開展具體工作,負責校園局域網的短期規劃、建設、日常技術運行管理。

  第五條校園局域網的信息安全稽查工作由辦公室負責。

  第二章應用安全管理

  第六條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校園局域網信息安全由校園局域網信息安全小組負責。

  第七條學校任何處室和個人不得利用校園局域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的活動,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及信息系統的安全。

  第八條校園局域網出口處應安裝防火墻以便對有害連接和有害信息進行記錄和過濾。所有提供公開服務的計算機上均應安裝病毒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對網絡連接進行記錄。

  第九條校園局域網用戶必須自覺接受并配合電教網絡中心進行的監督檢查以及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第十條配備的防病毒軟件必須是經過公安部門認證的產品。對防病毒軟件必須及時進行升級和更新。

  第十一條任何連入校園局域網絡的計算機均須安裝病毒防火墻。重要部門的計算機,如財務用機、圖書管理系統、應當做到專人、專管、專用,避免交叉使用。

  第十二條嚴禁使用來歷不明的光盤、軟盤、硬盤及其它移動存儲器。對外來光盤、軟盤、硬盤及其它移動存儲器,使用前要進行病毒檢測,確認無病毒方可使用。

  第十三條如用戶發現計算機感染病毒,必須馬受感染的計算機與校園局域網隔離,防止病毒擴散,同時上報信息技術組,以便迅速對網絡和所有工作站進行查毒。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十四條校園局域網用戶不得利用校園局域網及互聯網查閱、復制和傳播危害國家、破壞安定、有礙社會治安和傷風敗俗的各種不良信息。

  第十五條學校各處室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嚴格把關,凡涉及國家及學校機密的信息嚴禁上網。校園局域網用戶不允許在網絡上發布不真實的信息。

  第十六條校園局域網及子網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

  第四章網絡教學應用

  第十七條學校重視和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各處室應根據履行職能,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在校園局域網平臺上開展信息開發、應用與研究工作,實現辦公自動化,管理科學化,以信息化促進管理水平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十八條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正確地使用計算機,獨立完成常規事務,開發網絡教學課程,將計算機更好地應用于教育教學和管理。

  第十九條學校將積極引進一些制作質量好,學科內容精,教學設計特色鮮明的優秀的網絡教學課程。供廣大的教師和學生們共享。積極引進和開發制作平臺,為教師提供良好的開發環境和技術支持。

  第二十條學校鼓勵各教研組、各科組利用網絡集體備課,并制作出內容充實、版面活潑、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生動化的網絡教學課程。

  第五章違約責任與處罰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者,學校及校園局域網管理部門可提出警告、停止其使用網絡,情節嚴重者,提交校行政部門或有關司法部門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管理條例若與國家或上級部門的有關管理法規相抵觸,則以后者為準。

  第二十三條本管理條例解釋權為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校園局域網絡管理小組。

  第二十四條本管理條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實施。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4

  網絡是學校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為全體師生提供先進、可靠、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為充分發揮校園網絡的作用,特制訂本制度,希望廣大師生共同遵守。

  1、校園網絡使用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國家保密局《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互聯網保密管理規定》。

  2、學校各部門要加強對校園網新聞傳播和信息內容的安全管理,對上網信息要進行審查,嚴格把關,落實防范措施。

  3、校園網絡的所有用戶必須接受學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和采取的必要措施。對校園網的所有設備要精心使用,如有損壞要按價賠償。

  4、學生上網必須有老師的具體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安全、健康地使用網絡進行查閱資料、收集資料、利用資料等教育教學活動。

  5、為了使學校的網絡暢通無阻,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具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網絡使用者的任何部門、任何人,一旦發現,經教育仍不改正者,將對該使用者取消上網資格。

  (1)查閱、復制或傳播下列信息的:

  A、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B、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C、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D、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E、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F、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危害計算

  機網絡安全活動;

  G、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

  (2)訪問國家命令禁止的非法網站、國內外的反動、迷信、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網站。

  (3)下載游戲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下載并傳播一些迷信、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內容。

  6、計算機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隨時注意殺毒軟件是否開啟,及時在線升級殺毒軟件,及時向網絡中心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運行等情況。

  7、需在校內交流和存檔的'數據,按規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盤的C盤區,私人文件不得保存在工作電腦中,由此造成的文件丟失損壞等后果自負。

  8、認真做好本單位計算機的養護和清潔衛生工作。

  9、全體師生有義務向學校網絡管理員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5

  1、各接入單位應當自覺遵守網絡法規,嚴禁利用計算機從事違法犯罪行為。

  2、對于本單位發生的計算機違法犯罪行為,各級網絡管理員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上報信息中心,同時做好系統保護工作。

  3、對于所遭受到的'攻擊,各接人單位同樣應當上報信息中心,同時做好系統保護工作。

  4、各接入單位有義務接受校網絡管理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并應積極配合做好違法犯罪事件的查處工作。

  5、信息中心應及時掌握公司網內各接入單位網絡違法情況,并定期向主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應協助各主管部門做好查處工作。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網絡安全的管理制度10-16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05-05

網絡安全的管理制度10-16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0-20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01-04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1-13

學校網絡安全管理制度03-24

公司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0-09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熱門)11-25

公司網絡安全管理制度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