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下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下數學 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伊始,為了順利地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也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工作任務,確保學生的成績進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學科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兩個班現有學生84人.對于學生來講,雖然已經歷適應小學課堂教學,但仍有大部分同學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為了逐步實現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從興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本學期的教學要求: (一)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二)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三)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決求商。 (四)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五)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穩、旋轉的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六)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八)會探索給定圖表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十)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十一)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的重、難點分析: 1、本冊的數學重點是表內除法和萬以內數的認識。 表內除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除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除以一位數,因此,表內除法同表內乘法一樣,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 萬以內數的認識,學生認數的范圍擴大到四位。這是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基礎。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認識數的重要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的數感的重要素材,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大數與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2、本冊的教學難點是用數學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中在學習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對于實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爭取在本學期使學生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實踐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材知識結構分析: 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1、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通過購物等活動,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和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的順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5、引導學生掌握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二、四單元:表內除法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 2、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第三單元:圖形和變換 1、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借助三角板辨認以上三種角。 2、通過觀察、測量、比較、歸納,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3、使學生能夠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4、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 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1、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萬以內的數,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實際操作,具體感受大數的實際含義,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發展數感。 3、通過“撥一撥”等教學活動,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第七單元:萬以的加法和減法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情境中滲透德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4、引導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第八單元:統計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引導學生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使學生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能做出簡單的預測,能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培優輔差: 一個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優缺點,所以教師應深入細致地做好輔導工作,既包括精心做好優等生的培養工作,又包括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耐心幫助學困生的轉化。只有心中裝滿全體學生。認真細致的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提高,讓班集體永保積極向前的活力。 六、滲透德育目標: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二)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其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七、具體措施: (一)通過正面引導使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榜樣,使學生學有榜樣。 (二)講練結合,改進教法,堅持讀寫結合原則,一課一練,一單元一測試。掌握學生實際情況,補救有效措施。 (三)注意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四)做好查缺補漏工作,努力做到學新、溫故和補漏結合。 (五)精心備課,因材施教。 (六)發揮家長配合作用,互通情報,有目的的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下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年度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1-05
高中第二學期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1-07
學年度第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的工作計劃01-29
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1-18
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劃11-07
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27
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01-25
數學組第二學期的工作計劃11-08
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03-15
二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