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1
2010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2
一、青少年上網的原因
1、青少年成人意識強烈,但往往很多現實生活的問題解決不了,遇到挫折就無法接受,網絡給其提供一個保護“屏障”,他們利用網絡去躲避;
2、家庭關系緊張,父母與孩子在現實認知上有很大的差異,導致青少年叛逆,在家庭存在中得不到滿意度,于是去網上尋找存在感;
3、沉迷網絡游戲,導致學習下降,學習下降更加沉迷網絡游戲;
二、網絡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
1、網絡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為青少年提供一個求知的廣闊校園,通過信息提供得到更加豐富的知識寶庫的渠道;
2、有助于拓展視野,加強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度,開發內在潛能,展現自我;
三、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網絡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對信息和知識的需要,但網絡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內容使青少年受到不良影響。
1、在認知方面,網絡的信息量刷新過快過多,對于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思維方式會有一定的影響,想象的生活過于虛幻;
2、長時間面對電腦,影響青少年身心的正常成長、生理機能失調、近視等;
3、青少年涉世未深,不懂得拒絕不良的網絡信息,而不良的網絡信息會對青少年的世界觀形成才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4、沉迷網絡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產生厭學逃學等不良行為。
四、應對策略
1、家庭早期干預
多于孩子溝通、交流,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盡快幫他化解,多抽時間與孩子談談心,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真心關心他的,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多表揚和鼓勵,只有孩子家庭近了,才能遠離網絡;
2、學校早期教育
不但要家庭糾正,還需要依賴學校的教育,青少年呆學校的時間較多,除了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成長,老師應多關心學生,發現學生早期的不良上網行為要及時阻止,做好教育疏導等思想工作;
3、社會的共同責任
人離不開社會的成長,離不開其所處的環境,需要動員全社會人士關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愛護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網吧經營者也需要嚴格知法守法,做好社會責任人的第一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保障青少年健康茁壯的成長。
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3
今天上午,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程(下稱青少工程)”贏在未來·網絡安全中國行”活動在通州潞河中學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未來網與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聯合發布了國內首個《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習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網絡威脅,其中電信詐騙和賬號被盜最為常見。
為更好的了解青少年上網習慣和網絡安全意識,并為日后青少工程的具體工作提供調研支撐,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和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聯合發起問卷調研,從上網習慣、網絡環境感知、網絡安全意識三方面,對6-18歲的青少年上網行為習慣進行了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機上網,31.4%使用家庭臺式電腦上網,13.1%使用平板電腦上網,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網吧或學校的臺式電腦上網。這意味著,95后的上網習慣主要通過自己的設備,且傾向于使用移動端設備。
青少年上網都在做什么?調查發現,聊天交友、聽音樂、玩游戲是青少年群體最熱衷的網絡活動,而查資料、看電影電視劇等活動相對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歡的游戲top20中,植物大戰僵尸、賽爾號、小黃人快跑名列三甲。在家長對待孩子上網的態度調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長表示反對孩子上網,這表明70后、80后家長對孩子上網持比較開放的態度。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盡管青少年上網環境相對單一且上網時間短,但仍舊無法避免不安全的網絡環境和各類網絡威脅。記者從調查報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網絡威脅,其中電信詐騙和賬號被盜最為常見,其次是個人信息資料被竊取。統計數據也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
令人欣慰的是,在類似青少工程等公益項目的努力下,針對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教育工作正在大力推進。與之相應,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也在逐步提高。
記者查閱調查報告發現,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電腦病毒時會立刻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查殺;面對個人信息問題,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證件號碼、電話號碼、地址等信息;同時,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認為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
據介紹,青少工程是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指導下,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發起、未來網和360公司承辦、并由360公司提供技術與資金支持的校園網絡安全教育公益項目,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網民的.網絡安全素養,建立適應性、和可持續的校園網絡安全教育體系。目前,青少工程已全面覆蓋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59座主要城市、3萬多所小學、40多萬個班級,影響中小學生約1.2億人次。
今年6月,青少工程在北京中國科技館建立了首個“國家網絡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同時,為更大范圍的向青少年普及網絡安全教育,打造了全國首個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流動基地——安全戰車。安全戰車將最先進的AR、VR、4D體感、語音識別、大數據可視化技術與網絡安全知識相融合,打造了木馬忍者、AR魔鏡、跨屏投籃、安全之戰等近10個互動體驗項目,寓教于樂,與國家網絡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有效互補。
25日的”贏在未來·網絡安全中國行”啟動儀式上,360公司總裁齊向東表示,20xx年安全戰車將會開往全國10個省市、180多個市縣進行巡展,向更多的青少年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青少年信息安全比賽,選拔安全人才。
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4
近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20xx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已達2.56億,占整體網民的41.5%,占青少年總體的71.8%。
青少年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攀升,向低齡群體滲透加大
20xx年,青少年互聯網普及率繼續攀升。截至20xx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2.56億,占青少年總體的71.8%,超過全國互聯網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較20xx年增加了5.4個百分點,延續增長之勢。其中,對12歲以下青少年群體的滲透進一步加大。20xx年底,6-11歲年齡段網民在青少年網民中的占比為11.6%,相比20xx年底增長了近4個百分點。
手機成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網終端,使用比例高于整體網民
手機是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終端。截至20xx年底,青少年網民使用手機、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三種上網設備的比例分別為86.3%、71.2%和51.2%。手機是青少年上網使用最多的.設備且使用熱度持續上升,相比20xx年,20xx年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比例增加了2.8個百分點,在三種上網設備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截至20xx年12月,青少年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2.2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8個百分點,增長率高于20xx年。青少年網民中手機上網比例為86.3%,高出整體網民中手機上網比例(81%)5.3個百分點。
青少年網民對互聯網的使用深度不斷加深
青少年各群體對互聯網的使用時長均有所增加。截至20xx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0.7小時,較20xx年增加了2.3小時。其中,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和非學生網民每周上網時長分別增加了3個、6.1個、2. 3個和2個小時。
除電子商務類應用,青少年網民在各類互聯網應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總體網民。其中,網絡娛樂類應用是青少年群體最重要的互聯網應用,網絡音樂和網絡游戲在青少年各個群體中的占比均高于全國水平。雖然商務交易類應用在青少年群體中的使用率低于總體網民,但大學生網民對商務交易類應用使用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是商務交易類應用的活躍群體。
城鄉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差異明顯
青少年網民城鄉普及差異明顯,城鎮地區互聯網發展水平遠高于農村地區,且兩者差距呈擴大之勢。20xx年,城鎮青少年網民對各類應用的使用率普遍高于農村地區,僅即時通信使用率低于農村青少年網民。其中,商務交易類應用是城鄉間差異最大的應用類型,網絡購物、網上支付、網上銀行和旅行預訂在城鎮青少年中的比例均高出農村青少年網民15個百分點左右。
【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青少年上網調查報告12-09
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07-16
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01-15
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12-16
青少年上網的調查報告(通用8篇)07-28
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書12-02
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書(15篇)02-23
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書15篇02-03
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書2篇02-03
上網的利弊調查報告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