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精選5篇)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1
為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專題審議深化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情況。根據工作安排,今年5月中旬,我們組織調查組,進行專題調研,先后聽取縣民政局有關工作匯報;分別召開由縣發改局、公安局、財政局、林業局、國土局、工商局及福應、南峰、安洲街道和官路鎮等單位相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深入橫溪、下各等鄉鎮走訪座談;實地視察公益性墓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比較重視深化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殯葬管理相關法規政策,在加強宣傳教育、實施火化葬法、加強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的努力。據統計,自1999年實行殯葬改革以來,我縣共火化遺體3萬多具,遺體火化率達到100%,節約棺木用材25000立方米,節約土地280畝。
。ㄒ唬┘訌婎I導,殯改工作得到推進。
縣鄉兩級分別成立殯改領導小組,及時調整充實人員,加強領導,明確職責,落實任務。設立縣殯管所、縣殯葬管理監督執法大隊、鄉鎮(街道)殯改協管員和行政村殯葬管理員,負責殯葬管理日常工作,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殯葬管理組織網絡。結合我縣實際,相繼出臺《關于開展殯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益性墓地建設和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殯葬管理深化殯葬改革的通告》等相關規定,逐步完善殯改工作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督查考核,積極推進生態墓區建設,不斷完善殯葬基礎設施。
。ǘ┬麄靼l動,殯改氛圍逐漸濃厚。
圍繞殯改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營造殯改工作的良好氛圍。召開縣、鄉鎮(街道)殯改工作動員會,開展萬人簽名活動,不斷增強群眾法制觀念和文明殯葬意識。印發生態葬法宣傳資料,滾動播出電視專題宣傳片和相關通告,抓好“百場電影進鄉村”影前生態葬法教育,提高廣大群眾對生態葬法的認識,推進生態墓區建設和生態葬法的實施。以“青山白化”治理宣傳月為載體,就整治的目的、意義、政策法規、具體任務等內容加強宣傳教育,確!叭匚鍏^”墳墓整治有效推進。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教育,廣大群眾厚養薄葬、文明治喪的新觀念逐步形成。
。ㄈ┳⒅毓芾,殯葬秩序逐步規范。
堅持植樹覆蓋為主、動員遷移為輔原則,充分利用植樹節、清明節等時段,對縣域內的縣道、省道、高速公路等沿線可視范圍內的墓區山體進行植樹綠化遮擋處理,推進“三沿五區”墳墓整治工作。據統計,整治期間共調運樹苗2萬余株,總投資30多萬元。針對土葬、骨灰裝棺和亂葬亂埋、建壽墳等殯葬違規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在采取教育引導促使其自行糾正的同時,逐步加大依法處置力度,確保殯
葬管理相關法規政策得到落實。加強喪葬用品市場監管,開展部門聯合執法,對石材加工點的一批違規制作的墓碑、墓體進行集中清理,努力從源頭上剎住違規建造墓地的歪風。
。ㄋ模┞鋵嵈胧,殯葬服務不斷完善。
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殯葬服務單位的硬件建設,通過升級火化設備、改擴建停車場等,進一步改善殯葬服務環境。推進殯葬服務體制改革,立足公益事業,實行事企分開,探索成立仙居縣殯儀服務公司,逐步形成基本殯葬服務為主體、選擇性殯葬服務為補充的服務格局。加強殯葬服務機構內部管理,統一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并將相關規章制度、收費標準、操作流程上墻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服務公開、透明。積極開展“行風建設月”、“優質服務月”活動,清理殯葬服務收費中的違規現象,提高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技能水平。
二、主要問題和困難
近年來,我縣深化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有:
(一)思想認識仍需提高。
一是一些領導干部對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被動應付,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甚至對殯葬管理存在著忌諱心理,不愿過多過問。二是部分鄉鎮(街道)、村干部普遍認為殯葬風俗是農村傳統,引導群眾轉變喪葬習俗難度大,特別是在開展違規墓地整治工作中畏難情緒較重,怕激起民憤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有一種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導致一味遷就思想觀念落后的群眾。三是有的部門職責不夠明確,錯誤認為殯改工作就是民政部門的事,與本部門關系不大,協調配合意識不強,遇到問題推諉、扯皮,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是一些群眾的殯改意識還比較淡薄,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文明殯葬的新觀念尚未深入人心,封建迷信思想和喪葬陋習時有回潮,喪葬活動中的攀比風、大操大辦等現象依然存在。
。ǘ浽峄A設施比較落后。
一是由于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再加之墓地征地和各項設施的投資大,村級公益性墓地建設還比較滯后,全縣已建公益性墓地的行政村還未到總數的二分之一。二是有的公益性墓地缺乏規劃,布局不夠合理,設施不全,甚至無人管理,導致群眾集中安放的意愿不強,公益性墓地的入葬率不高。三是一些村級公益性墓地建設檔次還比較低,道路、綠化、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沒有達到生態化、小型化的要求,公益性墓地規范化建設亟需進一步推進。四是基層的殯儀服務組織還比較缺乏,沒有正規的殯儀事務機構為群眾進行正確引導和提供相關服務。
。ㄈ浽岜O管措施不夠到位。
一是部分鄉鎮(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對殯葬管理有所松懈,執法不夠到位、整治力度不大,給群眾造成當前殯葬事務無人管理、無相關殯葬法規約束的錯覺。二是社會上亂葬亂埋、違規建造墓地的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村“兩委”干部和經濟實力強、有一定社會勢力的人員違反殯改規定,建造的超標準、豪華墳墓使人觸目驚心,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三是喪葬用品市場還比較混亂,制售封建迷信用品以及石材加工點無照經營、超范圍違規制作墓碑和墓體,喪葬陋習現象愈加突出。四是有的村通過收取較高的穴位費,接納非本村骨灰葬入本村公益性墓地,擾亂了殯葬行業的正常秩序。五是一些喪屬私自占用城區街道、學校附近等公共場所舉辦喪事活動,產生噪音擾民問題,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ㄋ模浽岱⻊蘸蜌浽峁芾黻犖榻ㄔO有待加強。
一是殯葬服務機構內部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個別殯葬服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強,甚至存在誘導消費的不良行為,殯葬行風建設需要不斷推進。二是由于殯葬行政執法是常規性、動態性的工作,殯葬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受編制和經費等因素的制約,執法力量比較薄弱,無法適應任務繁重、情況復雜、難度極大的殯葬行政執法任務的需要。三是鄉鎮(街道)的殯葬管理人員很多由民政助理員兼任,由于民政助理員承擔的其他具體民政事務較多,導致兼管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出現對殯葬違規行為瞞報等現象。
三、幾點建議
。ㄒ唬┨岣哒J識,強化領導,著力健全殯葬管理機制。
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深化殯葬改革對推動社會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將其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并與當前國家級生態縣、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有機結合,切實增強做好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原則,不斷完善殯葬管理網絡,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等屬地管理作用。強化殯改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指導、協調職能,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積極構建殯葬管理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長效工作機制,促進殯葬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ǘ┥钊胄麄,大力倡導,積極營造文明殯葬氛圍。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開展集中宣傳周和宣傳月等活動,層層發動,集中造勢,強勢引導,努力形成良好工作氛圍。深入持久地開展厚養薄葬、破除封建迷信、文明節儉辦喪的教育,督促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作好表率。充分利用清明、元宵、冬至等社會高度關注的時段,加強對國務院、省《殯葬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進一步增強群眾殯葬法治意識。引導和鼓勵群眾實施生態葬法,大力提倡樹葬、花葬
、草坪葬等喪葬形式,深入開展健康、文明、環保祭奠倡議活動,逐步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努力發揮殯管所、殯葬服務單位的作用,將宣傳工作寓于日常管理和服務之中,形成宣傳常態化,不斷提高宣傳效果。將倡導殯葬新風納入村規民約和社區公約內容,真正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依法殯葬、文明辦喪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ㄈ┛茖W規劃,加快建設,努力改善殯葬基礎設施。
要在整合現有公益性墓地資源的基礎上,按照“保護生態、方便群眾、總量控制、相對集中”的原則,制定完善全縣公益性墓地規劃。健全公益性(經營性)墓地經營機制,以公益性為主適當兼顧經營性,出臺相關鼓勵政策,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吸引民間資金投入,不斷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樹立精品意識,在三個街道、中心鎮建設規模較大、功能齊全的大型公益性墓地;對土地較少的地區或人口較少的行政村提倡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由若干相鄰行政村進行聯建,加快推進鎮、村級公益性墓地建設。探索建立公益性骨灰堂,實現骨灰安葬由“入土”到“入室”的轉變,使骨灰處理更加集約化和多元化。強化墓穴設計銷售、墓地選址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指導監督,簡化審批手續,把好公墓建設的入口關,力求使公墓建設朝規范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同時,要加強公益性墓地日常養護和管理,完善排水、道路、墓區綠化等基礎設施,
不斷提高公益性墓地的入葬率。改造拓寬殯儀館與35省道的連接道路,搞好殯儀館改擴建、更新火化設備、修建骨灰寄存樓、增設守靈廳和喪屬休息場所以及殯葬環境的美化,為殯葬服務創造良好條件。
。ㄋ模┩怀鲋攸c,綜合整治,全面規范殯葬管理秩序。
要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公安、民政、林業、國土、工商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嚴厲查處各類殯葬違規行為,切實規范殯葬管理秩序。全面排摸違規墓地底數,分門別類,制定完善專項整治方案,增強方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按照“治舊控新、堵疏結合”的原則,加大督促整改和依法處置力度,平穩有序地推進違規墓地整治工作,堅決剎住建造超標準、豪華墓地的歪風。同時,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加強“三沿五區”等重點區域巡查,強化日常監管,鞏固整治成果,始終保持殯葬管理高壓態勢。整頓喪葬用品市場,重點對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和石制品生產企業違規生產、制作超標準墓碑和墓體以及其它封建迷信喪葬用品制售進行查處,嚴格規范經營行為,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殯葬違規行為的發生。在城區劃定喪事服務區,為喪屬提供喪事場所和相關服務,并要禁止一切影響公共秩序和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喪事活動。要對出殯活動及規模進行引導和監管,控制喪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現象的發生。進一步完善骨灰跟蹤網絡化管理體系,加強經常性檢查督促,有效控制骨灰去向,及時發現和阻止亂葬亂埋行為,嚴防出現新一輪的“青山白化”。
。ㄎ澹﹥灮⻊,建好隊伍,不斷提升殯葬管理水平。
要堅持以惠民、利民、便民為目標,深入開展民主評議行風等活動,強化殯葬服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牢固樹立“喪屬至上”服務理念,積極為喪屬提供熱情、便捷、規范的殯葬服務。進一步完善基本殯葬服務體系和救助保障制度,加快實行喪葬四項基本費用由政府買單等惠民政策,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行風建設納入殯葬服務單位管理,健全殯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制度,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通過聘請行風監督員、在服務大廳設置舉報箱、投訴電話和征求意見卡等方式,將殯葬服務置身于公眾監督之下,增強服務透明度,打造文明和諧的殯葬服務環境。抓好現有殯葬管理執法隊伍的內部管理和自身建設,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提高殯葬管理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和水平。逐步加大經費投入,幫助解決殯葬管理力量薄弱、執法經費偏少等實際問題,確保殯葬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2
各位領導:
加強殯葬管理,推行殯葬改革,抓好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鄉黨委委、鄉政府的直接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今年以來,我鄉認真貫徹《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和《云南省殯葬管理條例》,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我省殯葬改革工作的通知》、《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市殯葬改革的通知》、《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殯葬改革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攻堅克難,殯葬管理和殯葬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促進了我鄉精神文明的創建工作,F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云龍鄉黨委十分重視殯葬改革工作,及時召開專題黨委會,研究殯葬改革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制訂殯葬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把該項工作例入駐村目標責任制,并把該工作作為“攻堅克難,破解難題”大會戰主要任務來抓,責任明確,按照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分工協同、齊抓共管的原則,加強管理。鄉黨委、政府把殯改工作納入綜合目標管理,鄉村兩級簽定了目標管理責任書,村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實行縣指導、鄉負責、村為主的三級管理網絡。
二、宣傳到位,群眾支持
切實加強殯葬改革宣傳,召開黨委會、動員會、駐村會、黨員會
等各種會議,宣傳貫徹殯葬改革有關政策,發放宣傳材料600余份,置掛固定布標5幅,在11個村委會書寫石灰標語、通告35份。各村召開群眾會議和墳主座談會,說明殯葬改革意義及好處,推行綠色殯葬,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土地資源,凈化人們生活環境,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廣大群眾理解,自覺參與和支持殯葬改革活動。
三、重點突出,整改徹底
墳墓亂埋亂建,四處零落,青山掛白,有礙觀瞻,浪費土地。今年以來,按照鄉政府的統一安排,我鄉下大力氣于3至11月集中開展了轄區三沿五區范圍內墳墓的清理整治工作。清墳工作堅持見樹不見墓的目標,對老墳地視條件種植速生豐產觀賞闊葉林或鋪種草皮,提高綠化檔次。主要措施有:
(1)落實責任制。確定村委會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包宣傳,包做墳主親屬的`思想工作。
(2)大造輿論。廣播、簡報、板報、傳單、通告等多種媒體,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入戶到墳。
(3)依靠網絡。組建清墳信息工作網絡,各行政村均配有信息員,全鄉配備殯改信息員11名,逐步建立了動態反饋機制。通過攻堅克難,不斷擴大了殯改工作影響面,表明了政府抓殯改工作的決心,取得了移風易俗的階段性成果。
四、狠下功夫,掌握信息
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逐步規范的原則,組織鄉民政、城建、林業、公安等力量對鄉政府駐地附近現有的墓穴進行清理登記;建立60歲以上老年人臺賬管理,準確掌握老年人底數;設立舉報電話、殯改信息員等,跟蹤監管人口變化和殯改活動動態。五、加強教育,改革陋俗
把文明節儉辦喪事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內容,與“八榮八恥”教育、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文明單位創建結合起來,搞好教育引導。對殯葬改革工作中黨員、干部帶頭違紀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決不手軟。對喪葬中出現的封建迷信活動、大操大辦現象堅決予以制止;對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亂設靈堂、拋撒冥紙、隨意燃放鞭炮等擾民行為以及喪事違法演出等要嚴肅處置。大力提倡和推廣骨灰撒散和骨灰樹葬、花葬或草坪葬等安葬形式,土葬區公墓倡導以不留墳頭、植樹植草綠化的生態墓葬為主要安葬形式。通過正面宣傳和反面曝光相結合,使廣大群眾自覺樹立移風易俗、文明治喪的新風尚。
六、完善制度,長效管理
全面倡導推行生態文明葬法。將殯葬改革的各項工作納入鄉目標考核責任制中來,做到獎罰分明?偨Y近年來的殯葬工作經驗,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殯葬活動事前告知、當場制止、事后追究等措施,完善殯葬改革工作制度,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突出經常性管理。
總之,我鄉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加強殯葬管理的法律法規,創新思維,主動工作,強化管理,嚴格執法,努力使我鄉的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3
根據全省財政改革與管理工作量化考核辦法的有關內容,現就我科財政改革和量化考核自查報告匯報如下:
一、資產管理與預算相結合
根據區委區政府下發的夏辦發[20xx]19號和區政府下發的夏政[20xx]19號文件有關規定,一是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的配備標準和價格標準,對車輛實行以舊換新;二是對各單位新增資產經批準同意的',可將資產購置項目列入單位年度部門預算,未經批準的,不得列入部門預算,也不得列入單位經費支出。
二、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我們為321戶行政事業單位統一安裝了《湖北省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軟件》,財政部門安裝了網絡版,各行政事業單位安裝了單位版,做到了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面達到了100%,建立了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對土地、房屋、計算機、車輛、辦公設備等固定資產制作了圖像卡片,各單位固定資產的配置、使用等情況一目了然,動態監管體系已建立,實現了資產動態管理。
三、國有資產收益征繳
今年“非轉經”占用費任務萬元,已全額繳入金庫;各單位資產有償收入和資產處置收入繳入財政局國庫科
設立的國有資產收益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四、基礎性資產管理工作
嚴格執行省、市、區關于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各項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健全;根據區委辦公室下發的 “19號文件”的規定,我們對全區行政事業單位的車輛通過拍賣公司進行了公開拍賣,并邀請了區電視臺、區審計局、區紀委對拍賣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做到了資產處置公開、公平、公正;資產有償使用審批實行單位先申報,財政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施行;根據市財政局的安排,今年主要是資產清查,產權登記工作暫不進行。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4
一、引言
殯葬改革是一項涉及社會文明進步、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殯葬改革的政策要求,全面了解本地區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情況,特開展此次自查。本次自查旨在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為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提供依據。
二、自查內容與結果
政策宣傳情況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了殯葬改革政策宣傳。在社區張貼宣傳海報累計 xx 張,發放宣傳手冊 xx 份,內容涵蓋殯葬改革的意義、火化政策、公墓建設與管理等方面。
利用當地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媒體進行專題報道 xx 次,宣傳覆蓋范圍較廣,但部分偏遠農村地區仍存在宣傳死角,部分老年人對新政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火化率提升情況
近年來,本地區火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xx年火化率為 xx%,較上一年提高了 xx 個百分點。
主要采取了加強殯葬執法力度、對火化給予適當補貼等措施來鼓勵群眾選擇火化。然而,仍有個別家庭受傳統觀念影響,存在偷埋土葬現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山區村落。
公墓建設與管理
已建成經營性公墓 xx 處,公益性公墓 xx 處。公墓建設規劃較為合理,滿足了部分群眾的`安葬需求。
在公墓管理方面,制定了公墓管理制度,包括墓穴銷售管理、墓區環境衛生維護、綠化管理等內容。但存在部分公墓墓穴價格偏高問題,公益性公墓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后續維護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殯葬服務市場規范情況
對本地區殯葬服務機構進行了清理整頓,目前有正規殯葬服務公司 xx 家,個體殯葬服務從業者 xx 人。加強了對殯葬服務價格的監管,要求明碼標價。
但仍存在一些非法殯葬服務中介,以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且對這些非法中介的打擊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
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情況
在倡導文明節儉辦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宣傳引導,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接受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綠色祭祀方式,喪事大操大辦現象有所減少。
不過,在一些傳統節日期間,仍有部分地區存在焚燒紙錢等不文明祭祀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管理。
三、問題原因分析
傳統觀念影響
長期以來的封建喪葬觀念在部分群眾心中根深蒂固,對火化等現代殯葬方式存在抵觸情緒,認為土葬才是對逝者的尊重,這是導致偷埋土葬現象和部分改革措施推行困難的重要原因。
經濟利益驅動
部分殯葬服務機構和非法中介為追求經濟利益,違規操作,導致殯葬服務市場價格混亂。同時,公墓建設和運營成本較高,一些公墓經營者為收回成本,提高墓穴價格。
監管力度不足
對偏遠地區的殯葬改革工作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導致政策宣傳不到位、違規土葬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在殯葬服務市場監管方面,缺乏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對非法中介的打擊效果不理想。
資金投入有限
公益性公墓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政府財政支持有限,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導致公益性公墓建設和后續管理面臨困境。
四、改進措施與建議
強化宣傳教育
進一步加大殯葬改革政策宣傳力度,尤其是針對偏遠農村地區和老年人群體?梢越M織志愿者深入基層開展宣傳活動,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如舉辦講座、文藝演出等,讓群眾更好地理解殯葬改革的意義。
加強執法監管
建立健全殯葬執法隊伍,加強對殯葬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完善與公安、工商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殯葬服務中介和偷埋土葬等違規行為,維護殯葬改革秩序。
規范殯葬服務市場
加強對殯葬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核,定期開展服務質量檢查。合理制定殯葬服務價格指導標準,加強價格監管,對違規收費行為嚴肅處理,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加大資金投入與扶持
政府應加大對公益性公墓建設的財政投入,同時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探索多元化的公墓建設和管理模式,降低運營成本,合理控制墓穴價格。
持續推進移風易俗
在傳統節日期間,組織社區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設置集中祭祀點,提供鮮花等綠色祭祀用品。加強對不文明祭祀行為的勸導和管理,逐步引導群眾樹立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尚。
五、結論
通過此次自查,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本地區殯葬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針對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持續推進殯葬改革工作,促進本地區殯葬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文明、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5
一、自查背景
殯葬改革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對于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革除喪葬陋俗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國家殯葬改革政策,積極響應地方政府相關部署,本地區對殯葬改革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旨在全面了解工作現狀,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以更好地推動殯葬改革工作深入開展。
二、自查工作開展情況
本次自查涵蓋了本地區xxx內的城市和鄉村,通過資料查閱、實地走訪、問卷調查、與相關部門和群眾座談等方式,對殯葬改革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和分析。
三、自查內容及發現問題
組織領導與政策落實情況
成立了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部門間的協調配合還存在一定問題,部分工作銜接不暢,影響了改革工作的推進效率。
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殯葬改革政策文件,但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政策未能有效落地實施。
火化工作推進情況
火化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火化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當前需求。但在火化率方面,雖然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鄉鎮火化率仍然較低,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部分群眾對火化存在顧慮,一是傳統觀念中對遺體完整性的執著,二是認為火化費用較高,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
公墓建設與使用情況
公益性公墓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已建成的公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的安葬需求。然而,公墓規劃還不夠科學合理,部分公墓存在選址偏遠、交通不便的問題,給群眾祭掃帶來困難。
在公墓使用方面,存在墓穴超面積使用現象,部分經營性公墓存在豪華墓、活人墓等違規情況,嚴重違反了殯葬改革的相關規定。
殯葬服務質量與市場監管情況
對殯葬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進行檢查發現,部分機構存在服務不規范問題,如服務流程不透明、工作人員態度不好等,影響了群眾對殯葬服務的滿意度。
殯葬服務市場監管存在漏洞,一些非法喪葬用品生產和銷售行為屢禁不止,特別是封建迷信喪葬用品在市場上仍有流通,對殯葬改革的推進造成了負面影響。
移風易俗工作情況
在倡導文明殯葬新風尚方面開展了一些宣傳活動,如推廣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綠色祭祀方式,但宣傳效果不夠理想,傳統祭祀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農村地區喪事大操大辦現象仍然較為嚴重,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之風盛行,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和引導措施。
四、問題原因剖析
思想認識不足
部分干部對殯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深刻,缺乏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導致在政策執行和工作落實過程中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
群眾受傳統喪葬觀念的束縛,對殯葬改革的接受程度較低,思想轉變困難,需要長期的宣傳引導和教育。
資金投入與保障問題
殯葬改革工作涉及面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火化設施建設、公墓建設與維護、宣傳教育等方面。但目前財政資金投入有限,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導致資金缺口較大,影響了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監管機制不完善
殯葬改革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在監管過程中缺乏統一協調的'機制,容易出現監管空白和推諉扯皮現象。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威懾力,導致一些違規現象屢禁不止。
宣傳引導缺乏針對性和持續性
在宣傳工作中,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特點,宣傳內容和方式缺乏針對性,難以引起群眾的共鳴。同時,宣傳工作缺乏持續性,未能形成長效機制,導致宣傳效果不明顯。
五、整改措施與計劃
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配合
進一步強化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提高火化率的措施
加大對火化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火化的環保意義、科學依據以及相關優惠政策等,消除群眾的顧慮。同時,對于經濟困難的群眾,適當增加火化補貼,降低其經濟負擔。加強對火化工作的執法檢查,對偷埋土葬等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優化公墓建設與管理
重新審視公墓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選址,完善交通等配套設施。加強對公墓建設和使用的監管,嚴厲打擊豪華墓、活人墓等違規行為,規范墓穴面積標準,確保公墓建設和使用符合殯葬改革要求。
提升殯葬服務質量與加強市場監管
加強對殯葬服務機構的培訓和管理,建立服務質量考核機制,規范服務流程,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大對殯葬服務市場的監管力度,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喪葬用品生產和銷售行為,凈化市場環境。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方案,根據不同地區和群體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如社區宣傳、學校教育、文藝演出等,持續開展文明殯葬宣傳活動。同時,指導農村地區制定村規民約,對喪事辦理規模、費用等進行合理限制,引導群眾樹立文明節儉的喪葬觀念。
六、自查總結
通過此次殯葬改革情況自查,我們深刻認識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采取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努力實現殯葬改革目標,為建設美麗、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殯葬自查報告08-28
制度改革自查報告10-30
學校課程改革進展情況總結(通用18篇)08-22
開學情況自查報告10-21
融資情況自查報告08-11
學生資助情況自查報告08-06
項目建設情況自查報告06-02
資產管理情況自查報告10-06
小學課程開設情況自查報告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