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總結 -總結
去冬今春,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積極調整工作思路,堅持規劃機制、組織機制、投入機制、建管機制、長效機制等“五大”機制創新,堅持思想認識、領導力度、項目建設、質量保證、工作職責“五到位”,充分發動群眾大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體形勢較好,成效明顯,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總結
。一、工程任務完成情況
去年9月至今年5月,全省共開工各類水利工程20萬余處,投入機械臺班285萬個,累計完成土石方4. 08億立方米,完成工程投資50.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2%。新增旱澇保收面積180萬畝,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502萬畝,新增除澇面積28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0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20平方公里。通過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有力地改善了農業生產、生活和農村生態條件,促進了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全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堅持把保障安全飲水作為事關全省民生大計的頭等大事、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機構編制、保障資金到位、實行包干督辦、合理確定模式等硬舉措,2010年共完成312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其中國家年度計劃160萬人,省政府貸款4.6億元完成152萬人。2010年度計劃完成400萬人飲水安全任務,各地正在加大力度抓緊施工,年內將建成受益,以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二)防洪工程建設再創佳績。列入國家三年脫險專項規劃的656座病險水庫,有403座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9.3億元,252座小型水庫主體工程完工。同時,完成堤防崩岸整治工程13處,土方41萬立方米,石方25萬立方米;完成堤防整險加固工程6處,土方2.5萬立方米,石方1萬立方米;世行貸款的武漢市連江支堤整險加固工程和黃岡市回水整險加固工程分別完成土方1680萬立方米和35萬立方米。
(三)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捷報頻傳。我省有60處泵站納入國家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規劃,共49.63萬千瓦,總投資29.26億元。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第一批19處泵站,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去年汛期陸續投入了排澇抗災發揮了巨大效益。第二批23處泵站已全部開工建設,現工程量過半,共完成土方133.90萬方,混凝土14.16萬方,干砌、漿砌石3.53萬方,可確保主體工程年底基本完成,明年汛期投入運行的既定目標。第三批18處泵站,屬2010年第四季度拉動內需項目,中央投資全部下達,省級配套已經到位,現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共完成土方88.28萬方,混凝土6.88萬方,干砌、漿砌石3.44萬方。今年汛后將進行主機主泵安裝,明年汛前可部分投產受益。
(四)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成效明顯。2010年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異常繁重,為順利完成目標任務,狠抓建設管理。XX年年度項目任務已經完成,今年春灌發揮了工程效益。6個節水示范項目建成投產,起到了節水示范效果。農業綜合開發老河口前進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通過國家驗收。2010年度下達我省29處大型灌區計劃8.4億元,現已完成年度計劃的85%。按照上級要求,把2010年度新增投資項目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前期工作,抓檢查督辦,抓資金使用,使新增投資建設項目任務如期全部完成。通過努力,32處大型灌區水管單位體制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全省大型灌區現已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1383個,涉及48個縣(市、區),5064個行政村,參與農戶187萬戶。
(五)水利血防工作穩步推進。爭取國家投資水利血防工程2.75億元,開展富水、太湖港等17項水利結合滅螺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漳河、陸水等10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結合滅螺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六)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進展順利。去年入冬以來,在“長治”、世行貸款項目、丹江庫區水保治理等國家水保重點治理項目的帶動下,我省水保綜合治理搶抓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投入機遇,加強項目的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的檢查督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了工程速度和質量,截止目前,全省共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1020平方公里。
(七)小型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普遍開花。以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為切入點,大力推進小型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特別注重抓好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建得起的“家門口”水利工程,投入小、見效快的“實惠工程”。目前,XX年年度84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已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4萬畝,除澇面積24萬畝,新增節水能力4000萬方,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000萬公斤,新增經濟作物產值4800萬元,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86元。2010年度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中央投資11600萬元,省級配套6000萬元,在89個項目區開展雨水集蓄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末級渠系改造和其他小農水項目等工程建設,現工程基本完工,7月將完成省級驗收。為加強建設管理,督促各地做好工程建后管護工作,結合省級驗收開展了小農水工程管護“回頭看”專項檢查,取得較好效果。去年 12月11日,水利廳、財政廳聯合舉辦了全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培訓班,對工作人員進行了建設管理培訓。針對前幾年各地在建設與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為規范管理,今年初,省水利廳、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湖北省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著手研發全省農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統,力爭在7月底逐步投入試運行。在搞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與管理同時,通過采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一事一議”以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方式,鼓勵農民投入農田水利建設,使農田水利建設呈現出多年少有的大干場面,面上的小農水工程縣縣有規劃、鎮鎮有重點、村組有項目、農民有熱情,
總結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總結》(http://m.rusnota.com)。全省共開工各類水利工程20多萬處,完成土石方3億多立方米。(八)湖泊治理有序推進。全省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75個,面積2762.2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接近或超過100平方公里的重點防汛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和汈汊湖5個。由于五大湖泊堤防長期沒有整治,病險較多,防守任務極重。對此,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已把四湖流域整治工程列為專項抓緊實施。一期工程總投資4.52億元,計劃疏挖清淤100km,至目前,已完成26.491km試驗段整治工程,其余段面邊坡土方開挖任務已達60%,年底可全部完工。
(九)農村水電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全面推進 “十一五”25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的建設工作,2010年爭取中央電氣化專項資金1620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390萬元,拉動社會資金21.8億元,實現電氣化縣建設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的目標;認真做好小水電代燃料擴大試點工作,爭取國家下達投資2300萬元,為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6項代燃料工程、新增代燃料裝機1.424萬千瓦、代燃料人口5.6萬人打下了基礎;加強水能資源開發與規范化管理,科學有序地發展農村水電,全年新增水電裝機15.8萬千瓦,目前仍有89項、總裝機容量211.8 萬千瓦的水電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十)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建設取得實效。仙洪新農村試驗區是省委、省政府直接抓管,近20個單位集中會戰的重點工程,水利工程作為主要項目之一,在廳黨組的高度重視下,不斷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基礎,突出工作重點,加強檢查指導力度,提升技術服務水平,深化體制機制創新。陸續出臺了《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建設水利專項規劃》、《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建設溝渠整治實施方案》、《仙洪新農村建設農田排灌設施管護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同時,狠抓工程建設管理,共下達近4000萬元投資計劃。至目前,已完成溝渠疏挖52.95公里、襯砌41.5公里,分別占下達計劃的100.6%、16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有10萬人受益,占下達計劃的100%。
二、主要做法及體會1、重視民生是根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各類惠農政策和支農資金分別以不同方式服務農村,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很大一部分直接用于事關民生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水利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去年起,省委、省政府建立仙洪新農村試驗區,集中力量解決試驗區內事關民生問題,農村水利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其中,目前省已投入近4000萬元用于疏挖襯砌溝渠近百公里,并提前解決了試驗區內10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目前,正全力推進試驗區內農田排灌設施管護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的建設推動了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步伐,各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以人水和諧為目標,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渠暢、堰滿”的農村水環境,大力推進以農村塘堰、溝渠的清淤整治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隨州市掀起“千村萬塘”建設高潮,市財政撥付“以獎代補”資金960萬元,新建堰塘1358口,改造堰塘10000口,新增蓄水能力2600萬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 10萬畝,不僅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而且美化了村容村貌,深受當地干部群眾歡迎。鄂州市大力推進“清潔鄉村,美化家園”工程建設,計劃用4年時間,投資4800萬元,清淤改造塘堰1200口,在全市每個自然村建一口標準“當家塘”,方便群眾生產生活,改善農村水環境。目前市財政已投資1200萬元,開挖改造塘堰328口,積極打造新農村現代水利新模式。
2、加大投入是保障。近年來,我們不斷完善“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補充”的投入新機制,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富聚效應。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省財政對水利建設進行了重點傾斜和支持。“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5億元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其中,連續四年共拿出1.62億元用于中央小農水項目配套。同時,省政府采取統貸統還等超常規舉措,從銀行貸款4.6億元用于飲水安全項目,貸款12億元用于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配套。在省級財政的引導下,各地也加大了財政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本年度荊門市市縣區財政落實“以獎代補”資金1200萬元,宜昌市財政落實1400萬元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監利縣在財政資金困難的情況下,計劃籌措資金1.2億元,分2年對全縣354處中小型骨干泵站進行更新改造,目前,已投資5000萬元,完成25座中小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務。洪湖市不斷創新投入新機制,采取科學規劃爭投入、財力傾斜硬投入、整合項目驟投入、林水結合引投入、以獎代補激投入、社會力量補投入、勞動積累集投入、深化改革增投入、轉變觀念抓投入等九大投入形式,使之成為全省新農村試驗區的典范。
3、科學規劃是關鍵。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去年十一月已要求各地抓緊編制縣級農村水利綜合規劃,并采取通過縣人大審議等形式賦予法定效力。今年4月,還舉辦了縣級農村水利綜合規劃培訓班,為切實做好各地的規劃奠定了技術基礎。天門市在早在2010年就安排財政資金30萬元編制完成了《農田水利XX年-2015年建設規劃》,并經市人大審議通過,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合法性和連續性,從而使政府各部門的項目及資金安排能統籌在總體框架內,起到了協調有關部門、整合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作用,較好破解以往各部門項目申報難、資金整合難等問題,同時,保證了分步分片實施,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目前依照規劃搞建設的實施情況看,效果十分明顯。據最新統計,截止6月底,全省各縣市區基本完成了規劃編制工作,有近20個縣市規劃已經通過了本級人大審議。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總結 -總結】相關文章:
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結 -總結10-29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方案05-30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方案07-31
銷售工作總結 -總結09-23
“村官”工作總結 -總結06-27
團委工作總結 -總結09-29
工作總結的寫法 -總結08-17
青聯工作總結 -總結09-18
旅游工作總結 -總結10-05
團委工作總結 -總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