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副產品市場的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副產品市場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副產品市場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副產品市場報告1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6月,岑鞏縣共有農副產品市場15個,其中:中心集貿市場2個,沿街道市場10個,村級群眾自發開辦市場3個。除了兩個中心集貿市場經營內容有日用產品和大宗商品如農副產品、農資、服裝、五金、建材、餐飲服務等外,另外的13個基本上只是進行一些日用的農副產品的流通交易,融資渠道狹窄,經營規模小。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推動,我縣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農民經營收入得到較快增長,加之外出務工的人數逐年增多,工資性收入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xx年的1408元上升到20xx年的1830元,增加422元,但是,與城鎮居民收入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二、城鎮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及比較。
一是經營方式不盡相同,收入渠道呈現多樣化。在岑鞏縣的農村地區,農民收入主要還是以糧食為主的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收入渠道狹窄;而在城鎮,居民的經營方式已從傳統的以糧食為主的經營結構向反季節蔬菜種植、花卉種植和日用商品流通、房屋租賃、餐飲服務等方面發展,收入渠道相對較多。二是文化素質不同,務工收入差距較大。近年來,在城鄉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由于文化素質的差異,使得城鄉農民務工收入也不盡相同。根據岑鞏縣專項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外出務工人員平均月工資在800元以上,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平均月工資為500―600元。三是消費支出不同。農村居民支出近年來雖也逐步向高檔家俱、電器方面發展,但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以解決溫飽為主的生存型消費上;而城鎮已從生存型消費向休閑娛樂、對自身進行教育和再教育等發展型消費方面邁進。
三、農產品市場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經濟落后,農民購買力不強,這是制約農產品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岑鞏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資源相對不足,農民受傳統耕作方式的影響,產業結構調整較為緩慢,經濟發展滯后,收入增長緩慢。農民的總體消費水平仍然較低,生活消費仍未擺脫以必需品為主的'生存型消費模式,從而制約了農業經濟和農村市場的發展。
2、農產品市場發育不良。規劃不完善,檔次不高,功能不全,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影響了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從而使得交易方式較為原始,一些地方存在“有市無場”、“空殼市場”、“馬路市場”等現象。
3、農村交通不便,市場信息不暢通。相對而言,岑鞏縣的農村信息服務發展還相當滯后,農民獲得必要的生產指導和市場銷售信息的時間和空間相對較長和狹窄,市場信息指導生產銷售的情況得不到較好銜接,使得產銷之間的聯系度不夠暢通,造成“什么好賣就生產什么”,造成部分農產品供不應求,而一些農產品卻存在積壓和賣難。
4、農村經紀人隊伍發展緩慢,發育不良,服務農村市場有限。岑鞏縣縣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尚處于初始階段,大部分農民經紀人還只是以單打獨斗的方式融入市場參予市場競爭,形成組織的較少,而且發展相對滯后,對農產品市場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行正確引導、服務、信息傳遞的作用還沒有得到較好發揮。
5、農民商品意識差。受傳統農業和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岑鞏縣農村60%以上地區群眾還處于自給自足的家庭經營狀態,農民種植的農產品以自用為主,產品商品率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農村市場的發育發展。
四、進一步開拓農副產品市場的對策和建議
1、健全農副產品市場體系。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岑鞏縣的工作重點應著力于建立以區域性批發市場為骨干,縣、集鎮批發市場為基礎,多層次、多形式、多種經營方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規劃建設若干個規模較大、輻射力較強、具有區域性影響的以糧食、蔬菜、果品、茶葉、畜產品、水產品、中藥材等農產品為主的農副產品產地批發基地,并抓好幾個規模較大、設施水平較高、交易方式較為先進、管理規范的銷地批發市場(鄉鎮集貿市場),使產地批發基地和銷地批發市場(鄉鎮集貿市場)結構合理,適應城鄉居民的消費品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等方面的帶動作用。
2、搞好市場規劃。要重點抓好市場的規劃、建設、管理等幾個環節。在規劃建設上,產地批發基地應建立在商品農產品的集中產區,主要選擇在交通比較方便的公路沿線。銷地市場應納入城市建設規劃,選擇城鄉結合部進行建設。以此建設一批專業性和綜合性的產地(基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并形成網絡,從而使批發市場的信息集散功能和指導產銷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要建立健全政府對重要農產品供求變化和市場價格波動的監測,建立市場信息預警體系和儲備體系,從而提高市場的經濟效益,使市場成為基本的資源配置方式。
3、加大資金投入。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公益性事業,其建設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作為政府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用地、投資、信貸、稅收及用水、用電的收費標準等方面,要給予優惠和扶持。要多渠道籌集資金,采取貸款、引資、資本置換、股份合作制、租賃制、連鎖經營、配送中心等方式,廣泛吸納資金,改建和擴建農產品批發市場,不斷完善市場服務功能,為農產品流通提供良好場所。
4、加快推進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要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網絡,特別要抓好農產品生產、技術、價格、供求和商品流通等信息的收集與發布工作,為農民和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要確保調整適應市場,市場引導調整,充分發揮信息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5、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步伐。農村城鎮化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內容。發展小城鎮,有利于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擴大內需,啟動民間投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人口的流動和遷移,帶來交通和市場的繁榮,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擴大就業領域;有利于促進農民更快、更多地了解外界信息。要進一步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使其更好的發揮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6、加快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力度。農村經紀人是聯系農村市場商品、信息和農產品供、銷主體的較為活躍的因素,在農村市場經營中起著較為重要的著用。要通過鼓勵、培訓等促進農村經紀人個體數量和質量的提高,采取整合、規范等形式建立農村經紀人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同時,要大力扶持產業引路人、致富帶頭人、流通經紀人、營銷能人等參與市場流通,引導農民參與流通,鼓勵農村營銷大戶、農民聯戶及農村集體或合作經濟組織進行農產品營銷活動,提高農民的商品意識和組織化程度,逐步建立農副產品流通網絡。
農副產品市場報告2
近期,受持續高溫、雨情不斷等不利天氣因素影響,針對部分蔬菜、瓜果以及肉、禽、蛋等農副產品價格容易出現波動的情況, 山東省夏津縣物價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了汛期農副產品價格波動情況專題調研。
一、近期市場價格運行情況
從價格監測情況看,夏津縣蔬菜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多,下降的品種少,瓜果類價格基本穩定,雞蛋價格回落,豬肉價格持平, 化肥價格呈現下降,市場價格總體比較平穩。
蔬菜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多,蔬菜價格下降的品種少。8月3日,夏津縣物價局監測的集貿市場17種蔬菜中:8種蔬菜價格上漲,大白菜1.1元/斤、油菜1.7元/斤、黃瓜1.5元/斤、土豆1.5元/斤、蕓豆4元/斤、蒜薹4.1元/斤、韭菜1.5元/斤、大蔥1.2元/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了50%、13.3%、50%、7.7%、19.5%、17.1%、114%、20%;7種蔬菜價格持平,白蘿卜0.8元/斤、紅蘿卜0.5元/斤、茄子0.5元/斤、西紅柿1元/斤、卷心菜0.8元/斤、大蒜7.5元/斤、生姜1.5元,與上周相比價格持平;2種蔬菜價格下降,芹菜0.9元/斤、青辣椒1.6元/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下降了10%、6.3%。部分蔬菜價格上漲原因分析:一是汛期以來蔬菜主產區均遭受了多日的強降雨和高溫高濕天氣,蔬菜生長、采摘、流通均受到較大影響,市場供應量減少,導致價格上漲。二是進入汛期,受天氣影響,蔬菜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不容易儲藏,極易腐爛變質,導致成本增加,價格相應上漲。三是近期我國南部部分地區遭受到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對當地蔬菜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本地蔬菜向南方市場調運量增加,部分外地來魯西北的蔬菜上市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蔬菜價格上漲。
瓜果類價格基本持平。8月3日,蘋果2.5元/斤,與上周的2.6元/斤相比,降幅3.8%;香蕉2.5元/斤,與上周的2.3元/斤相比,漲幅8.7%;西瓜2.5元/斤、梨1.6元/斤,與上周相比價格持平。
雞蛋價格回落、豬肉價格持平。8月3日,雞蛋價格3.2元/斤,與上周的3.4元/斤相比,下降了0.2元,降幅5.9%。雞蛋價格下降的原因:一是近期陰雨天氣較多,產地道路運輸困難,外銷量受限;二是前期雞蛋養殖場利潤相對穩定,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有所提高,蛋雞的養殖數量增加,產蛋量增加;三是由于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飼料價格下降,飼養成本減少,雞蛋價格回落。豬肉精瘦肉價格11元/斤,五花肉價格10元/斤,與上周相比持平。
部分化肥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夏津縣部分化肥價格呈現下降趨勢,8月3日,碳酸氫銨0.45元/公斤,與上周的'0.5元/公斤相比,下降了0.05元,降幅為10%;尿素1.2元/公斤,與上周的1.28元/公斤相比,下降了0.08元,降幅為6.3%;磷酸二銨2.35元/公斤,與上周的2.4元/公斤相比,下降了0.05元,降幅為2.1%;三元復合肥2.1元/公斤,與上周的2.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0.2元,降幅為8.7%.化肥價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處于用肥淡季,化肥銷量低迷,很多經銷商對目前的化肥市場并不看好,對進貨也保持了觀望態勢,加之近期化肥價格呈下降的趨勢,市場需求不旺,是直接導致化肥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受近期雨水較多影響,農田無法施肥導致購買量較少,造成市場供大于求。三是受化肥出口量減少影響,化肥生產企業產量和銷售量下降,甚至一些地方出現產量過剩、產品積壓的情況,致使化肥價格下降。
二、采取的應對措施
為防止部分居民生活用品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汛期出現異常波動,夏津縣物價局結合縣情實際,積極采取三項措施,保持汛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領導高度重視,強化價格監測工作。夏津縣物價局高度重視汛期市場價格監測工作,成立了汛期價格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監測中心人員為成員,由分管副局長帶隊深入相關市場、站點開展價格監測工作。同時增加了價格監測頻次,重點對糧油、肉禽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及農資產品市場價格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監管,及時掌握、發布市場價格信息,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加強市場價格巡查,維護良好價格秩序。重點對農貿市場、超市、藥店、沿街鋪面的群眾生活必需品、農資產品以及部分抗洪搶險救災物資等價格進行重點巡查,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及時提醒告誡經營者不得違法經營,嚴厲查處串通漲價、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暢通價格訴求渠道,及時受理價格舉報。做到“12358”價格舉報電話24小時暢通,并指定專人值守,認真受理群眾投訴、舉報,解答群眾咨詢,確保群眾投訴舉報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化解價格矛盾,切實維護群眾正當合法權益,維護汛期市場價格穩定,促進防汛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農副產品市場報告】相關文章:
市場的調研報告07-01
it市場調研報告10-13
移動市場報告06-17
市場開發述職報告06-04
市場調研報告07-27
市場調研報告07-06
藥品市場的調研報告04-22
市場人員述職報告09-27
關于市場報告10-24
市場個人述職報告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