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策劃六篇
創意策劃 篇1
一、活動主題:
掀起環保潮流 、引領綠色時尚
二、活動背景:
當前大量廢物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間,垃圾處理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在人民的意識中垃圾是一個物品的使用終結,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世界上沒有絕對廢棄的東西,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發揮我們的創造力,垃圾將重獲新生。
三、活動目的:
通過征集環保作品的形式面向全校師生宣傳環保的內在含義,提高環保意識,讓同學們通過利用廢棄物品進行個性創作,變廢為寶,美化生活,展現出當代大學生健康活潑的精神面貌和藝術風采。
四、主辦單位:
菏澤學院校團委、蔣震機電工程學院分團委承辦單位:菏澤學院綠之行社團。
五、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本著“自愿參賽,公平競爭,公開選舉”的 原則面向菏澤學院全體學生展開。
六、活動時間:
1、作品征集時間:6月2日——6月12日
2、作品評獎及展出時間:6月15日
七、活動流程:
1、作品統一交有各系負責人
2、作品要求:
①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感,緊密結合環保、創新,能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利用生活廢棄物品(如易拉罐,廢報紙…..)從環保角度出發根據自己的構思,制作出環保性強,有創意的作品。
② 參賽作品在突出“掀起環保潮流 引領綠色時尚”主題的'基礎上,也加入本系特色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③參加者,可以是個人或集體,但是每個小組不能超過5人,組員可以自由組合,可以跨系組合。
④作品數量不限,自定義主題.附帶作品說明,包括該作品的原材料、創意的思路等簡短介紹作品提示:包括環保服裝設計(可利用廢棄物品加入搞笑元素、動漫人物形象模仿等)、生活用品設計、作品形式可以是一份有具體方案的作品設計書;也可以是以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可針對校園環保問題提交一份完整可行性地環保節約措施倡議書。 但要求作品由同學們自己創作,不得抄襲。
八、活動獎品:
單人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組合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頒發榮譽證書及豐厚獎品。
創意策劃 篇2
一、活動目的
為豐富員工文化生活,加強組織凝聚力,擬舉辦趣味運動會,期望通過集體比賽項目來增強員工體育鍛煉意識,發揚團隊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我運動、我快樂、我鍛煉、我提高”——瑞凌第二屆趣味運動會
三、組織機構
主辦:人力資源部 協辦:綜合管理部
四、活動項目
團體賽
項目一:拔河比賽
比賽規則: 兩隊分別站在預先畫好的圓圈外,圓外有兩條互相平行的平行線,比賽開始時,兩隊隊員輕握繩索,繩索上的紅布條正對圓心,裁判哨響后,兩隊開始用力,紅布條超出白線的一方獲勝。
參賽人數:每隊各10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4人。各隊可按照2名男性等同于3名女性的規則自由組合人員,每隊需派一名隊長,啦啦隊隊員自行組織。
賽制:采取三局兩勝制,淘汰賽,所有參賽隊現場通過抽簽方式確定比賽對手,輸的一方當場淘汰,剩余隊伍繼續抽簽確定比賽對手進行比賽,最終取成績最好的三名。
項目二:背球接力賽
比賽規則:2人為一小組,3小組進行接力背球。2人不能用雙手抱球,只能用背部夾住2個籃球,從起點出發繞過終點的標桿再回到起點,然后把2個球傳給下一組的隊員,3小組輪換后,總用時最短的隊獲勝。注意在傳球的過程,哪一小組出現掉球和用手扶球現象均為犯規,需返回起點重新開始。取用時最短3隊為勝。
參賽人數:每隊各6人,2人一小組,共3小組,男女不限。 項目三:共同進退
比賽規則:每隊8名選手并排相互攙扶,相鄰兩人腿綁在一起,移動距離為20米,每隊需往返一次。裁判哨響后參賽人員并排向前跑,行進中隊伍不能彎斜,如有隊員跌倒或隊伍彎斜現象,則需返回終點重新開始,順利完成且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
參賽人數:每隊8人,男女各4人,比賽時需男女混合排列。
項目四:接力跑賽
比賽規則:100米男女交替跑,接力棒必須拿在手上,直到比賽結束為止。任何人掉了棒,必須由其本人拾起重新開始,而且要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方可越出自己的'跑道以拾回接力棒。所有接力賽事,必須在接棒區內完成交接棒。‘接棒區內’的判定是根據接力棒的位置,而不是根據參賽者的身體或四肢的位置。取用時最短3隊為勝。
參賽人數:每隊4人,2男2女。
項目五:接龍跳繩
比賽規則:比賽時間5分鐘;計人、計數,按6人同時跳計算,在規定時間同時
起跳個數最多的隊為勝利方,所有選手都進入跳繩后開始計數,若中途有出現錯誤的行為,則所有人需重新開始,計數累加,最后取成績最好的前三名。
參賽人數:每隊8人,男女不限。
個體賽
項目六:乒乓球賽—單打
比賽規則:2人為一組對打,每場采取5局3勝制,淘汰賽,所有參賽隊現場通過抽簽方式確定比賽對手,輸的一方當場淘汰,剩余隊伍繼續抽簽確定比賽對手進行比賽,最終取成績最好的三名。
參賽人數:每組2人,男比男,女比女。 項目七:自行車慢騎
比賽規則:賽道長25米,各隊參賽人員分別站在起點和終點,哨響后,選手以最慢的速度將自行車沿各自的賽道騎到終點,并交給另一名選手,以同樣的方式到達終點,選手中途腳不能接觸地面,若觸地需返回起點重新開始,順利到達終點總用時最長的隊獲勝。參賽人員可自備自行車。
參賽人數:每隊4人,男女不限。 項目八:呼啦圈
比賽形式:選手每人套一個呼啦圈,比賽過程中保持呼啦圈旋轉,不得落地,沿10米賽道向前行走,到達終點完成比賽,根據用時記錄成績,用時最短者獲勝。(可以給一分鐘時間先熱身)
項目九:足式保齡球:
比賽規則:參賽選手在離水瓶6米外,以等邊三角形的形狀按1、2、3、4排列擺放10個裝滿水的飲料瓶。參賽選手用足球以踢球的形式撞倒飲料瓶。每人3次機會,撞倒一個飲料瓶得一分,以累計成績總數最高為勝者。參賽人員必須在規定的范圍內踢球,否則成績作廢
五、參賽方式
按照廣泛發動、重在參與、重在過程的原則,支持團體、個體參加,每部門必
須參加一個團體賽,個體賽不限名額,各部門按照活動項目參賽人數要求組隊參賽,原則上每個部門在同一活動項目中只能派一個隊參加。在不影響比賽的情況下,同一人可報多個活動項目。部門人數少于10人的可同其他部門聯合組隊,通用生產部、專機部、和PMC倉庫人員過多,可按車間為單位自行組隊。
公司活動重在參與,可自行組隊或聯合組隊參加比賽,報名后不允許棄權或不參加現象。
六、活動安排
7月14日前:報名,由各部門(車間)文員統計,將各項目參賽人員名單報到人力資源部韓文平處。
具體參賽時間依報名人數確定后另行通知。
七、 獎項設置、費用預算
八、活動物品、道具準備
創意策劃 篇3
一、活動背景及活動意義:
為培養和激發我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造就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天津大學將面向全體天大學生舉辦“贏在創意”——天津大學第一屆創意大賽。創意大賽旨在表彰在創意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天大學子,鼓勵更多的同學嘗試創意,參與創意,為天大學子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
大賽將以“炫創意,耀北洋”為主題,突出“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理念,推進大學生開展以創意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活動,挖掘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組織單位
1、主辦單位
天津大學科技處、共青團天津大學委員會
2、策劃承辦單位
天津大學科技協會、天津大學學生知識產權協會
三、參賽對象
凡正式注冊在校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職研究生)均可申報作品參賽。
四、參賽作品范圍:
申報參賽的作品須從富有創意思維出發。申報類別分為以下幾類:
1、文化創意類。作品分類如下:
a.文化創意實物作品(例如雕塑等)
b.文化創意方案作品(包括:現代城市規劃類、公共服務設計類、旅游資源開發類、時尚生活創意類、傳統文化創新類、藝術創新設計作品類等)
2、軟件設計類。表現手法不限,電腦手繪、數碼制作、電腦設計均可。作品分類如下:
a.電腦美化(可以是photoshop、illustrator等)(攝影+后期處理)
b.電腦手繪(可以是painter、coreldraw、photoshop等)
c.軟件設計
3、低碳環保類。作品分類如下:
a.環保創意文學藝術類(包括環保影視文學劇本、dv視頻、專題片(10分鐘左右)以及環保小說、詩歌、散文、書畫等)
b.環保創意平面設計類(包括原創攝影、海報設計等)
c.環保創意工藝品設計類
4、新媒體應用類。作品分類如下:
a.dv作品或視頻短片 (創意小故事、精彩公益廣告等)
b.原創flash作品,原創動畫片
c.創意微言、博文設計
d.創意ps海報
5、技術創意類。主要應用已有技術解決現實或社會中的問題而形成的技術創意。
五、作品提交:
請各學院團委或院知識產權協會于xx年9月10日——9月28日在本學院范圍內進行作品征集工作。
于xx年9月28日晚6:00前將本學院作品上交理學院團委。
要求:包括第一次上交的作品在內,每件作品的作品申報書一式兩份,各學院將須對作品進行編號;并提交所有作品以電子版的形式上交,實物類創意設計僅上交照片。
六、參賽方式:
個人或團隊,凡報名個人作品的,報名者必須承擔報名作品60%以上的工作,作品上的署名作者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也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3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以集體作品形式報名。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全為學生,且不超過5人。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為本〈專〉科生作品、碩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七、大賽流程:
報名階段
9月10日-30日
征集各類作品
初評期間
10月5日-7日
最佳人氣獎投票
10月5-10日
評委品評
10月10日
召集評委開會,通知媒體
通知入選人員參加終評晚會
終評期間
10月20日晚(待定)
現場答辯點評,頒發獎品及獎狀
八、評審原則
1、參賽作品按文化創意類、軟件設計類、低碳環保類、新媒體應用類、技術創意類、科技發明制作類共5類進行評審。
2、評審過程中以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為基本評判標準。
3、評審中綜合考慮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學識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異。
4、評審分為初評和終評。由校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初評每類選出數件作品參加終評。終評每一類作品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3-5名為優秀獎。
九、獎金設置
一等獎獎金800元
二等獎獎金600元
優秀獎獎金400元
十、知識產權和作品所有權問題
1、比賽產生的`優秀作品,將有機會由科技處推薦申報知識產權,申報成功后產權歸參賽者所有,并與學校訂立合同,在產權存續期間,基于產權滋生的收益由學校以及作者共同分享。
2、學校負責產品先期的宣傳和投入,獲獎作品經推廣后,實現利潤的20%歸獲獎者所有,若產品前期投入主要由作者方出資,須與學校重新訂立利潤分配合同,若無合同的明確約定,并產生較大規模社會效益的,學校應享有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創意策劃 篇4
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展現我校專業文化特色與內涵,學校決定舉辦第四屆創意農業設計大賽活動,競賽由教務處主辦、農學院承辦。現將有關工作安排如下:
一、參賽對象及要求
我校在校學生、其他高校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個人與團隊均可參賽,團隊參賽人數不超過5人。鼓勵不同學科 專業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報名參賽。
二、競賽內容
本次競賽以“倡導綠色健康、打造“農業4.0”為主題,開展“微農業”(Micro-agriculture)創意設計大賽。“微農業”是相對于規模傳統農業的微型精品農業,是一種區別于傳統農業的個性化、體驗型農業,是一種適合城市發展的現代農業形式。“微農業”始于庭院養花種草,結合最新科學技術手段和先進經營管理理念,或將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開啟中國未來農業發展新模式。
三、參賽作品形式及要求
1.作品形式
微農業創意,可以是新型微農業產品設計或生產、輔助設施設計,創意農業經營策略等,以策劃書形式提交。
參賽選手在策劃項目時須注意以下方面:
(1)創意要新穎,具有可操作性;
(2)“微農業”主要利用于空間相對狹小的城市;
(3)“微農業”參與者多為非專業人士,要充分考慮他們的自身特點和個性化需求,體現實施便捷性和易操作性,注重人員激勵和技能培訓;
(4)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
參賽選手可從不同角度,展示理念中的`“微農業”創意,內容可涉及全產業鏈或某個具體環節。
2.作品要求
(1)主題明確,內容充實,突出“微農業”的特點;
(2)內容不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表達積極的正能量;
(3)版權清晰,無署名糾紛或爭議;
(4)作品格式及其他具體要求,詳見創意農業設計競賽申請書(見附件1)。
四、競賽時間安排
1.報名:3月25日前,參賽者填寫創意農業設計競賽報名表(見附件2),并發送至郵箱kechuangbujiaoliu@163.com。
2.參賽作品提交:3月26—29日,參賽者提交作品設計方案初稿。電子版作品發送至郵箱kechuangbujiaoliu@163.com;紙質版作品送交農科大樓農學院教學辦公室(206室)。
3.初賽:3月30日—4月7日,評審委員會對參賽作品進行初選。
4.決賽:決賽采取PPT展示,現場評比的形式。參加決賽的學生將參賽作品修改完善后,于決賽前將最終設計方案及匯報ppt發送至郵箱kechuangbujiaoliu@163.com。決賽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五、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設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學校為獲獎學生頒發證書,同時,根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生創新與技能8學分實施辦法(試行)》記入創新與技能學分。
六、大賽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李兆華: 張子陽: 武小飛: 李心緣:
教務處 農學院
xxxx年3月17日
相關附件
附件2:創意農業設計競賽報名表.doc
附件1:創意農業設計競賽申請書.doc
創意策劃 篇5
在當今時代,新媒體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原本被稱為大眾傳媒的廣播電臺的發展面臨挑戰。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傳媒內容的質量要求逐步提高,為了在夾縫里求生存,廣播電臺的發展改革成為重中之重,編輯、社會責任、創意三者的結合問題也成為現如今的熱議話題,為了可以穩健發展,廣播電視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因此如何提升廣播電臺編輯的社會責任及創意策劃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目前的燃眉之急。
一、加強編輯的社會責任感
廣播電臺的編輯工作者應該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價值所在以及工作職責的要求,因此就要做到以下兩點:
1.履行自身的職責
作為廣播電臺的編輯,首先要做到的是規范自身的行為以及履行自身的責任,其次才是如何將這種好的行為和責任通過稿件編輯出來[1]。電臺的編輯是一檔節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認而然的在編輯稿件的同時應當注意自身的社會立場,要把國家、社會放在第一要位,要清晰地明白廣播電臺的播出意義是弘揚好的精神,因此不能為了收聽率而夸夸其談,更不能將自己的片面感情放在稿件當中,任何扭曲事實、無中生有的內容都不能出現在視野當中。廣播電臺的工作者們都要以服務國家、服務黨和人民為第一要義,也正是因為特殊的工作性質使廣播電視的編輯工作者更應該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及職業素養,把自身的價值更大化地體現在公眾面前。所以廣播電臺編輯要具備更強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更好地傳遞正能量,真實有力的信息才能更吸引聽眾的收聽,才能使廣播電臺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媒體。
另一方面,由于廣播電臺的影響力頗為巨大,那幺稿件中的`事件篩選也是電臺編輯應該具備的素養,如果自身的眼光過于片面會導致事件的篩選出現偏離實際、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內容,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觀,編輯們應該具備長遠而又獨特的眼光,在無數的事件中學會篩選對大眾對社會對國家有利的事件來編寫,這也體現了加強編輯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
2.正確引導聽眾的價值觀
作為電臺編輯,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直接接觸更真實更可靠的新聞信息,因此在編輯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獨特的眼光來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通過事件整體的詳細情節運用自身的社會責任價值觀來編輯事件,從而從正面來引導聽眾的正確價值觀[2]。廣播電臺編輯工作者自身肩負的使命就是對大眾的價值觀進行一個啟蒙效果,通過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來引導大眾積極的價值觀。因為電臺編輯的職責所在,更加嚴格了對自身的修養,所以不能為了收聽率而將事件扭曲和虛報,更不能含糊不清的斷章取義,應該針對相應事件放大自己的眼光,更深入的正確解讀事件的原本內容。在社會熱議話題前,不能發揮個人片面感情,要了解事件的真實情形,從而冷靜的客觀的來編輯事件,引導大眾的情緒。作為電臺編輯應該結合自身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來影響大眾,啟發大眾
的理性思考能力,教會大眾如何分析事件,只有這樣,電臺編輯者們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義務。社會的穩定發展是電臺發展的前提,只有正確地引導大眾的社會意識,才能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繁榮。
二、節目的創意發展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電臺編輯也迎來了新的難度。近幾年新媒體的出現發展嚴重沖擊著傳統媒體,廣播電臺的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隨著九零后零零后的成長,話題的選擇性變得更加多樣,如何吸引這群新興聽眾也成為了廣大編輯者們因該思考的問題。任何一個工作想要長期發展就需要跟著時代的變化不停創新,電臺也是如此。在這個媒體形式多樣化的時代,出乎意料的稀奇點成為了大眾選擇的首選,然而電臺編輯也需要跟隨這個大潮流更新自己的編輯內容,只有在履行職責的同時又增加創意才能使電臺在眾多媒體傳播中穩健發展。打破常規的電臺稿件形式,用吸引而不脫離實際的手法來完成稿件的編輯是一個編輯者面臨的挑戰,也是眾多傳媒行業中競爭發展的重中之重[3]。
廣播電臺的欄目和形式的創新,由利于穩固電臺節目的播出質量,也更直接的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與時俱進的發展也更有利于吸收新鮮血液,為自己的電臺吸引更多源源不斷的新聽眾,將創新和弘揚社會正能量相結合,也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結束語
作為一個電臺編輯,首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自身的素養,履行好社會責任的同時又要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才能在眾多的事件中挑選出符合大眾審美的事件,融合理性的思考編寫出可以引導大眾的稿件,要充分的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意策劃相結合,重視廣播電臺的發展創新,多面化地吸收社會新聞,提高廣播媒體的活力,在根本上增加廣播電臺的競爭優勢。廣播電臺編輯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意策劃的結合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效果,同時也是現代電臺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電臺長久生存的基石。
創意策劃 篇6
活動主題:為了加強本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更深層次的認識,東華理工大學高職院將舉辦一期大學生競賽活動。服裝設計專業積極響應學校要求,特舉辦一期主題為‘時代主義’的創意T恤設計大賽。希望通過學生手繪T恤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對本專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活動目的:
一,為了讓服裝設計專業走出本專業的局限,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全院師生更好的了解服裝設計專業。
二,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充分發揮創造力、想像力,以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興趣。
三,打破以往陳規,讓服裝設計不再拘泥于工藝房和畫室之中,而是可以通過任何形式來傳達時尚的精神。
活動地點:東華理工高職院畫室
活動時間:20xx、06、06(如有改動,另行通知)
參加人員:院領導、評委、學生會干部、參賽學生觀眾
活動內容:本次活動是由服裝設計專業學生通過在白色T恤上手繪圖案的方式來舉辦的。首先,本專業學生可以通過自由分組或以個人形式來參賽。根據主題“時代主義”的思想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參賽作品可以是個人單件(系列),也可以是團隊系列的方式開出現。其次,參賽作品要附帶相應的設計說明及靈感來源。最后,由評委給予公正的成績并以此評出本次活動的獲獎名次。并且對作品進行展出。展出作品有時裝畫,織物編織圖,手繪T恤。
活動流程:
一,活動開始由主持人致開幕詞并介紹本次活動出席的領導、評委及嘉賓,并向觀眾說明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效果及競賽規則,然后宣布比賽開始
二,在參賽作品出場之前,該相應的.排序,此流程可以通過抽簽的方式來完成,由主持人報出參賽序號,依次出場。參賽作品可以有模特穿著展出,也可以有設計師自行穿著展出。在服裝展出過程中,應配有相應的背景音樂。在服裝展出過程中由主持人來解說設計理念及其與主題的聯系。
三,在展出過程中,評委可以根據自己對服裝方面的專業性了解以及服裝的整體美觀效果、與主題符合度給予公平的打分,如經發現作品有抄襲現象,一律不做獲獎考慮。
四,在比賽結束后,由主持人報出各組的成績,并宣布獲獎名單。邀請獲獎設計師詳細解說設計理念,并由評委給予獲獎點評,邀請領導頒獎。最后請院領導致閉幕詞,并與獲獎選手合影留念。
評分要求:
一,評委標準:本次活動評委分為專業評委組和大眾評委組,專業評委組由專業老師擔任,大眾評委組由大二服裝設計專業優秀學生擔任。其中專業評委評分占總分的80%,大眾評委占總分的20%。本環節要求評委必須堅持公正公平原則,不得出現個人感情色彩元素。
二,評分標準:參賽作品得分要根據其綜合因素進行分析。首先要考慮參賽作品與主題“時代主義”的聯系,手繪是否偏離主題(本條分值占總分的30%)。其次,參賽作品要充分體現出設計者的新穎思路和創造力,參賽作品是否大膽創新不拘一格,能夠充分體現出設計專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不得出現抄襲現象(本條分值占總分的40%).再次,要看參賽作品的整體美觀性,做工是否精細,工藝是否良好,作品是否吸人眼球(本條分值占總分的20%)。最后,參賽作品如果以系列形式展出就必須考慮系列之間聯系是否強烈,個作品之間是否有明顯的系列元素存在,如果以單件形式展出,則要考慮整件作品的整體效果,圖案是否和諧統一(本條分值占總分的10%)。總分共計100分。
三,總分合計:專業評委組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所得比分再加上大眾評委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值,得出結果既為最后總分。
獲獎規則:本次競賽活動設有一等獎1名,給予50元獎勵。二等獎2名,給予30元獎勵。三等獎3名,給予20元獎勵。
資金預算:賽場設施(紅地毯130元,布置場地50元)共計180元。比賽必備材料300元左右。所需獎金170元,獲獎證書六份共50元。合計共需資金700元。(需申報金額賽場設施費180+獎金費用170+獲獎證書費50=400元整)
策劃人:服裝設計專業楊春
時間:20xx.05.30
【創意策劃】相關文章:
創意策劃[經典]06-29
創意策劃08-21
創意策劃07-26
創意策劃[集合]05-13
(薦)創意策劃10-06
創意活動策劃09-03
(精)創意策劃01-31
[薦]創意策劃09-09
年會策劃創意06-09
(薦)創意策劃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