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
從七十年代起,我們頻頻遭遇自然災害的襲擊,從唐山大地震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從x年的青海玉樹地震到云南干旱,再到一個個數不清的大風、暴雨、水災、泥石流。大家不難發現,當今社會上,許多人缺乏對各種自然災害的了解,因此導致在災害中慌亂不堪,束手無策。災后,死亡的死亡,失蹤的失蹤,受傷的受傷。為了增強我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及防范自救能力,今天中午,學校組織我們小記者來到古方防災減災科普活動中心參觀。
剛走上二樓,映入我眼簾的便是一塊巨大的展板,一個蓬頭垢面的小女孩,被一塊倒塌的石頭緊緊地壓著,她伸出右手,眼里露出無助的目光,嘴巴微微地張開,像是在呼喊,讓我不由得心生憐憫之情。
進入展區,只見一塊塊展板相連,上面有介紹地震是形成的',有洪水來了,如何采取措施的,還有雷暴轟鳴時,如何做到防雷擊。墻壁上張帖著一張張介紹自然災害的圖片。最右邊,擺放著兩臺機器。我向其中一臺走去,它好像知道有人來了,突然說起了話,為我介紹了地震的。欣賞完之后,我又來到了另一臺機器前,社區的一位叔叔走了過來,親切地告訴我,這是仿真雷電。我仔細端詳著,這臺仿真雷電上蓋著一個半圓形的玻璃罩,里面有一棵棵大樹,大樹上系上四根導線。這樣,只要一按機器上的按鈕,這四根導線便會釋放出電流,發出“絲絲絲”的響聲,像極了自然界的閃電。
這次活動對我們來說太有意義了,從一個面積不大的參觀中心,我們學到了很多的防災減災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2
我校根據教育局和學校工作要求,以“加強防災減災,創立和諧校園”為主題,結合本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并開展了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活動,收到了預期的教育目的。
一、領導重視
學校領導歷來注重安全教育,在學校工作計劃上將安全教育列為學校一項重要的工作,并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教育領導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方案,明確安全教育目標,做到活動有計劃、有記錄、有落實。
5月初,學校召開了防災減災教育活開工作會,制定了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全體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并認真開展好防災減災的系列教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全體師生都能受到一次生動的教育。
二、內容豐富。
1、充分利用集體晨會、午會、班隊會、校報、校園櫥窗、校園廣播等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并要求學生將所了解的知識帶回家,講給家人、朋友、鄰居聽,增強全員防范意識。
2、利用校園廣播,開展防災減災的專題教育。如防震、防火、交通安全、安全使用燃氣等。
意識。也希望引起社會對防災減災的關注。
4、5月19日上午為增強全體師生避災自救快速反響能力,利用早操時間進行防地震、防火災的`緊急疏散演練,由于計劃周密,組織得當,收到了較好的演練效果。
5、周三下午各班舉行以“防震減災與我們息息相關”為主題的班隊教育活動。
6、組織有關人員對學校重點部位及周邊交通安全情況再次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預防災害發生。
總之,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師生進一步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今后,我們將繼續做好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的長效機制,為創立安全文明校園而繼續努力。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3
從七十年代起,我們頻頻遭遇自然災害的襲擊,從唐山大地震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從x年的青海玉樹地震到云南干旱,再到一個個數不清的大風、暴雨、水災、泥石流。大家不難發現,當今社會上,許多人缺乏對各種自然災害的了解,因此導致在災害中慌亂不堪,束手無策。災后,死亡的死亡,失蹤的失蹤,受傷的受傷。為了增強我們學生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及防范自救能力,今天中午,學校組織我們小記者來到古方社區防災減災科普活動中心參觀。
剛走上二樓,映入我眼簾的便是一塊巨大的展板,一個蓬頭垢面的小女孩,被一塊倒塌的石頭緊緊地壓著,她伸出右手,眼里露出無助的目光,嘴巴微微地張開,像是在呼喊媽媽,讓我不由得心生憐憫之情。
進入展區,只見一塊塊展板相連,上面有介紹地震是怎樣形成的,有洪水來了,如何采取措施的,還有雷暴轟鳴時,如何做到防雷擊。墻壁上張帖著一張張介紹自然災害的圖片。最右邊,擺放著兩臺機器。我向其中一臺走去,它好像知道有人來了,突然說起了話,為我介紹了地震的知識。欣賞完之后,我又來到了另一臺機器前,社區的一位叔叔走了過來,親切地告訴我,這是仿真雷電。我仔細端詳著,這臺仿真雷電上蓋著一個半圓形的玻璃罩,里面有一棵棵大樹,大樹上系上四根導線。這樣,只要一按機器上的按鈕,這四根導線便會釋放出電流,發出“絲絲絲”的響聲,像極了自然界的閃電。
展區的`最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一件件救災用具,有野宿要用的帳篷,睡覺用的棉被,雨天用的雨靴,挖石頭用的鐵鍬。上方墻壁上的那一幅寬大的圖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個救援人員正在為一傷者做人工呼吸,上面還寫了兩行大字“警鐘長鳴抓防范,積極防災保平安”,我想,這不正是我們所應該做的嗎?
這次活動對我們來說太有意義了,從一個面積不大的參觀中心,我們學到了很多的防災減災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4
自然災害不能阻止,但我們可以了解一些關于防災減災的的方法,當我們遇到災難時運用這些方法就可以使我們少受傷害。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干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
怎樣能做到防災減災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偌訌姙暮π蕴鞖獾亩虝r、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制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采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并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谡c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御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甘肅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省份,其幾乎全處于地震帶之中,因此受到地震災害的影響最大。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關于地震的知識: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地震雖然破壞力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地震前的預兆來預測地震,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如果不幸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不能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救援人員來救你。
讓我們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努力學習防災減災方法,讓我們珍惜生命。讓我們徹底貫徹科學發展觀,做一個全面發展的新中國的接班人。希望明天的地球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5
法治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理念、社會共同信仰,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離不開法治支撐,防震減災工作必須依法開展,國家防震減災能力的提升必須依法進行。學校領導應重視,籌劃縝密安全的演練,組織學校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減輕災害傷害風險,多了解一個安全知識,就是多一份生命安全的保障和安全感。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6
地震就像一頭猛獸,時刻危機著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希望它來到,但是也要有遇到突發事件的意識。最近一連發生了兩次地震,云南地震,日本地震,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3月14日,我們學校就進行了一次安全疏散演練。
第二節課上,突然,廣播大聲的響了起來“嗚——”隨即,響起了大隊輔導員的聲音:“大家請注意,我們學校發生意外事件,請大家按照疏散的路線撤離……”隨即廣播那邊是一陣嘈雜的聲音。
老師今天早上剛強調過的疏散順序——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一起跑,第二排和第五排一起出,第三排和第四排一起出,排成一列隊貼著墻往下走。可此時同學們驚慌失措,把書一扔,準備撒腿往外跑,教室門交通嚴重堵塞。大家顧不得一切就往外竄。班主任在講臺上揮動著教鞭,組織大家撤離:“不要亂,不要慌!按順序撤離!”還好大家都看見教室門都快被擠掉了,才都自覺起來了,我們終于在班主任的組織下全部撤離出教室。
出了門,大家都按照順序貼著墻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可是該下第二層樓梯的時候,后面的`大個子哥哥可不講理了,不顧一切舉著拳頭:“沖啊,殺呀!”我們一會兒撞倒走廊旁,一會兒撞倒中間,有的小同學見勢不好,立刻使出平時練就的絕招,紛紛騎欄桿上,刺溜一下滑下去,轉身直奔操場。有人議論著:“到底出什么事了?不會地震了吧?”“有可能!”大部分同學們神情嚴肅,一點也沒有原來演練時的笑笑了。還有的同學卻不以為然:“不可能有事兒,學校在進行疏散演練呢!”還好我也經過千難萬險走出了教學樓。
站在操場上看,同學們像流水一樣,涌出了教學樓,教學樓的門好像兩個粗粗的水泵,往外不停地放水。到了操場,嚴肅地站在那里:“同學們,很多同學對于這次疏散演練非常重視,可是有些同學卻不以為然,推推搡搡。有些小同學自作聰明,滑欄桿下樓。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安全,尤其在地震時,很有可能從上面摔下來,這非常危險。”我們這次疏散演練,同學們全部沖出教學樓用了35秒,在操場上列隊完畢用了1分30秒,清點人數結束用了4分20秒,這么好的成績,與我們平時的演練有很大的關系呀!
通過這次疏散演練,我們學會了保護生命的方法,遇到突發事件快速的撤離安全地帶。當我們遇到危險時,要有求本能,這樣才能安全的逃離危險。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7
我國是世界上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因此,學會防災減災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學會防災減災,重要的.一點是,得提高人們的危害意識,要多做宣傳。每年的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一周。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8
悲哀、堅強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對地震、海嘯、水災,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災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據《減災必讀》一書的統計,歷史上各種自然災害曾毀滅了世界各地火災、火山噴發、風災等。因此,地震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群災之首”是名副其實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為了不讓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為了不讓擁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我們從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有教師、有消防員、有母親……其中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一位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會如何預防地震。讓這知識伴隨著我們一輩子,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傳給每一個人,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防震意識,心中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的想法,共創美好明天!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9
自從09年設立減災日以來,除了加強防災減災的知識,還一定程度提高廣大群眾的.抗災能力和防災意識。災害無情,一些災害難防備,具備一些基本的防災自救知識和能力很重要,其作用不言而喻。防災減災和我們每個人都很密切。減輕災害損失,避免人身傷害,關鍵是要調動公眾參與防災減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正所謂防災為先,內化于心;減災為本,外踐于行。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0
第一段:引言(150字)。
隨著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類在面臨自然災害時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地措施。因此,防災減災已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最近,我讀了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深受啟發。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對書籍內容的概述(250字)。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提高社區自我組織和災害應對能力(SOC)來實現防災減災目標。書籍中詳細地介紹了建立SOC的方式,包括開發社區計劃、建立緊急通訊系統、增加災害應對技能等。書籍還介紹了應對各種常見災害的方法,如地震、火災、洪水等。另外,書籍還重點強調了個人災害準備的重要性,指出了個人災害準備的九項重點。總之,這本書的內容包括了如何在面對各種災害時減少人員傷亡,維護社區基礎設施和社會秩序等。
第三段:對書籍內容的評價(300字)。
對我來說,這本書的最大優點是它非常實用。它不僅包含了應對各種類型的災害的建議,而且給出了實際運用的方法。書中比較詳細地展示了社區自我組織和災害應對能力的建立方法和實現過程,并引用了許多實例來說明其效果。此外,書籍還系統地介紹了個人災害準備的九項重點。這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幫助我們有效地減少災害的損失。
第四段:對個人的啟示(300字)。
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在防災減災中,個人自救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通過提高個人的災害準備合集,如練習應急情況下的行動計劃、備用物資、以及了解疏散路線等方法,我們可以更加有效地應對緊急情況。此外,這本書還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成員社區,我們也應該為災害應對做好準備,通過開發社區計劃、建立成員之間的聯系、掌握常見裝置措施和工具等,為面對各種災害提前做好準備。
第五段:總結(200字)。
在日常生活中,災害防范與減災對于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提高社區自我組織和災害應對能力(SOC),并介紹如何建立SOC的方法,應對各種常見災害的方法以及個人災害準備的重要性。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建議,讓我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加有信心和能力。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災害,為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的安全保衛作出貢獻。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1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7日至5月13日確定為“防災減災日”宣傳周。xxx社區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安排,于12日至13日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集中宣傳活動。12日一天在東街街心花園為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13日上午組織轄區居民開展應急知識培訓;13日下午走到居民家中發放《防災應急手冊》。
12日一天的宣傳活動中,xxx社區工作人員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材料余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13日上午xxx社區組織轄區內的.居民進行了應急知識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圍繞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自然災害而展開,教會大家如何在地震、泥石流中如何懂得應急,并向大家發放了防災應急手冊。
13日下午xxx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到居民家中為居民發放《防災應急手冊》。社區工作人員主動走入居民家中,為他們詳細講解如何在一些自然災害中逃生以及在發生自然災害后要沉著冷靜。這次走訪居民家共發放《防災應急手冊》30余冊,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
這次集中宣傳活動體現了社區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部門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2
防災減災伴我行學校為了幫助學生們能夠掌握簡單的逃生技能和防震的常識,增強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于是就在5月12日星期三的下午第三節課的時間里,振興小學開展了一次“小學生防震緊急疏散演練”。
學校為了確保這次演練的成功,成立了演練指揮部,負責演練活動的全面指揮、指導、協調工作;還有了演練安全保衛組,在教學樓的一樓拐角處、樓梯口通道口安排了許多保衛人員。組織教師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和疏散方式。
下午的第三節課,隨著緊急的“地震警報”,每個班級立刻停止了上課,全體師生立即進入了應急的避震練習活動當中:學生們都飛快地一個勁的向外沖,在老師和保衛人員的檢視和指揮下,緊張而有序地撤離了教學樓,向操場跑去。隨后,在空曠的操場上,老師迅速清點了人數,并沒有少人。
我們通過這次演練活動,全校師生掌握了避震的正確方法,讓我們熟悉了震后學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線。確保了在地震來臨時,該校地震的防備工作能更加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了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幫助我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互相救護的能力,意識。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
自然災害和人造災害都是人類的天敵。面對海嘯、地震、臺風和洪水,以及人為引起的火災、虹橋倒塌等等。災難的來臨,人總是脆弱無助,眼睜睜看著鮮活的生命從身邊離去。是坐以待斃,還是努力求生,幸運永遠屬于堅強不屈的人們。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在無法預知災難的時候,只好祈求神靈的保佑。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未知的事物被賦予科學的`解釋,災難不再是那么可怕。比如臺風的到來,我們可以提前預警,船只靠岸,行人躲避到安全的區域。平常學習一些自救知識,當災難來臨時不至于驚慌失措。其實,地震就算發生了,也不是必死無疑。爸爸說地震了你先做什么?我開玩笑的說說抱上電腦。其實人的生命最重要,要學會保護自己。大地震時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處,有序撤離不擁擠;遠離危險的區域,被埋要保存好體力。如果在學校發生地震,應用書包擋住頭,躲到桌子下面。聽從老師的指揮不盲目行動,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應依序。如不幸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在沒有聽到挖掘聲及尋呼聲時,不大呼大叫或無謂地翻滾折騰,驚慌失措、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耗氧量,還會吸入大量煙塵而致窒息。由此可見,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
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個像5.12大地震中的“可樂”男孩一樣,笑對人生。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3
自古以來,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給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為了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了解防災減災知識成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我參加防災減災知識學習后,我深感這是一次寶貴的機會,下面我將從認識災害、防范意識、應急準備、合作與幫助以及親歷體會五個方面談談我的學習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嚴重性和多樣性。自然災害種類繁多,涵蓋了地震、洪水、臺風等多個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這些災害不僅有著短暫而劇烈的破壞性,而且還會給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長期的影響。對于這些自然災害,我們不能控制其發生,但我們可以通過提前的預警和準備,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其次,防范意識的培養是防災減災知識學習的核心。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意識到防范意識的重要性。只有從心底樹立起防范自然災害的意識,才能有效地降低自身在災害中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過災害的案例分析和真實影像展示,我深刻認識到災害來臨時,一定要冷靜,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應對自然災害需要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學習中,我明白災害來臨時人們的處境常常十分危險,一時之間無法得到外界援助。因此,提前做好應急準備非常重要。學習中,我了解到應急準備包括制定家庭應急預案、備足應急物資、學習急救技能等方面。這些都是提高我們在災害中自救自護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提前準備,我們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冷靜應對,確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第四,合作與幫助是災害中最強大的力量。在學習中,我了解到自救自護是應對災害的第一要務,但這并不意味著與他人的.合作和互助無關。在災難中,合作與幫助是最強大的力量。無論是鄰居之間的互助,還是社區之間的協作,都可以在災情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中,我看到了許多關于災民互助故事,這些故事既溫暖又令人感動。在災難中,團結互助能夠讓我們更快地恢復生活,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有希望。
最后,通過學習,我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知識和提高自我素質來更好地面對災害。此次學習讓我認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做好應急準備的必要性,也讓我感受到合作與幫助的力量。在災害中,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樂觀,相信自己和他人,相信我們能夠戰勝困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總之,防災減災知識學習讓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嚴重性和多樣性;培養了防范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了解了應急準備的重要性和方法;領悟了合作與幫助的重要性;深刻體會到只有保持冷靜和樂觀,相信自己和他人,我們才能克服困難。我深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加強預防意識,就能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4
防災減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話題。我們身處的世界,自然災害頻發,無論是地震、洪水、臺風還是其他不可預見的災難,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深知,防災減災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警覺性。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了解地震時應該如何躲避,這些都是我們應對災害的基礎。同時,我還積極參加各類防災減災的'培訓活動,通過專家的講解和模擬演練,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災害的成因、特點和應對方法。
在防災減災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時,個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協作則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通過團隊的合作,我們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迅速應對災害,減少損失。
同時,我也意識到,防災減災不僅是個人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社會防災減災的活動中去,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比如,我們可以參與到社區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中,向更多的人傳遞防災減災的知識和方法,提高整個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
回顧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深刻感受到了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學習,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培養。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深入學習防災減災的知識,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應對能力。同時,我也將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防災減災的行列中來,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社會。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15
增強青少年的減災意識。防災減災,開啟幸福生活每一天。災害無小事,預防要及時。
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活動演練心得體會
我們先進行了地震逃生演練。警報聲一響起,同學們就紛紛躲到了課桌下,用手抱住頭,嘴里還發出了求救的聲音,不過,有些人以為這只是玩玩的,所以臉上還掛著笑容。
接著我們又進行了防火演練。一開始,警報聲“呼呼”地響起來,聽起來有一種不祥感。同學們大步流星跑出教室,個個臉上焦急萬分,開始跑了,同學們三步并兩步地跑向操場跑的時候,有的人臉色慌張,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的人非常鎮定,跑得穩穩當當,還有的人幸災樂禍,不重視這場演練。其中,有一個低年級同學跑步時摔了一跤,被落在了隊伍后面,但他不肯放棄,爬起來繼續跑,終于跑到了操場上。這時我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到了操場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如何逃生的方法。
這次演習讓我知道了:防災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正的地震、火災發生的話,我們就可以保住性命。
點評:本次逃生演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同學們親身體驗,感受深刻。寫出了在逃生過程中的動作、心理、語言,明白了要嚴格按順序、有秩序撤離,做到不奔跑、不擁擠、不推搡,真正掌握在火災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為有序、安全的校園環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活動演練心得體會
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我校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教育活動。突出了安全工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合力,狠抓了學生安全防范,提高了學生安全自護能力,F將“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管理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方案。
二、廣泛宣傳,開展系列活動
1、4月29日班主任會議,宣傳布置活動安排,確保了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2、5月1日前由消防設備設施檢查組、教學設施設備檢查組對校內一切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立即整治。
3、5.7每班發放一份《小學生自護自救安全常識》由班主任對學生開展自救自護的培訓,重點加強學生的逃生意識和技能訓練。
4、5.8前每班出了一期防震減災的黑板報,由政教處進行評比,這次的黑板報從版面的設計到內容的'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出的都非常的棒,因此政教處決定班班有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是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防震救災的知識。
5、5月11日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
6、5.12開展自救自護的主題班會,重點防溺水教育、“自救自護”主題班會
7、5月13日開展自救自護三字經背誦比賽(分年級,選擇不同的評分標準)
8、5月12日結合市區教育局“全省萬校師生應急避險大演練活動”相關活動,開展演練。5月12日上午9點40分,廣播室內突然傳出警報聲,政教處主任朱老師緊急通報學校教學樓發生火災,請同學和老師馬上撤離。朱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已在老師的組織下,用毛巾、紅領巾等物品捂住嘴巴,有序地從樓梯上下來,迅速到達操場集合。此次火場逃生演習,進一步提高了師生火場中自救、自護的能力,提高了師生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9、全校每名學生寫一篇自救自護案例,其中每班選出3篇優秀學生習作上交政教處,并由政教處進行評比。
10、每位老師上交了一份安全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三、取得效果
1、學生安全知識面更廣了,安全意識更強了,對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過對各種災害避險知識的學習,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更高了。
3、管理機制更加完善,教育責任到人,落實到位了。
4、創建了安全的教學環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圍。
總之,通過“防災減災”宣傳周,特別是逃生演練這一契機,大大加強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建立起了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進一步做好學校的一切安全工作。
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活動演練心得體會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廣泛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根據上級要求,我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管理,確保演練效果
為確保演練活動落到實處,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班班主任等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并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部署演練工作。會上,學校領導要求全體教師首先從思想上要引起重視,增強安全意識,在學生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抓住這次演練機會,提高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學校領導還著重強調,對于這樣的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確保這次演練活動順利進行。演練活動于5月12日課外活動時間,整個過程既緊張又有條不紊,學生在1——2分鐘內就能按規定路線從教室撤到指定地點,提高了師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以多種形式,宣傳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1、利用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學習《地震應急小知識》一書,班主任向學生講授防災救災知識,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組織學生分批觀看教學片《學生安全預防與自護》,讓學生學會避險知識。
3、各班利用黑板報,以“防災減災、安全在我心中”為主題,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總之,我校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對全校師生進行了抗震減災、逃生自救等方面的知識宣傳和主題教育活動,并進行了緊急疏散演練,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了自救自護能力,達到了活動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防災減災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體會10-17
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總結12-19
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07-04
社區防災減災活動總結05-15
防災減災工作計劃05-13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05-19
關于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08-24
全國防災減災日學習心得體會06-19
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15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