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1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發現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教師成長”是這本書的關鍵詞,圍繞著“教師成長”此書記錄了大量優秀教師的優秀案例,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淺。
通過研讀《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我發現這些優秀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的業務更熟練,才能得到持續發展。每天擠出一點點時間,堅持、堅持、再堅持,日久天長,滴水石穿,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回顧我從教的這幾年,有得亦有失。在上課短短的40分鐘里,也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想要上好一節課,就得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了解學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結合《教師成長密碼》,我懂得了要善教學生。善教有多條原則和多種形式,但并不是“講得越多越好”,也并不是填鴨式的“灌溉”。老師一味地教,不停地“灌”,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更累。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喪失,那老師講得再精彩也無濟于事。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即合理的教學設計去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課堂里快樂、高效的學習。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于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小學英語學習應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培養學習興趣為首。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做一個教學有心人,及時反思教學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總結經驗,梳理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把教學工作做實做細,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2
“不管抱著怎樣復雜的心情,我們都上路了;無論是怎樣的一段歲月,我們都走過了。回望來路,那段支教的日子,是我們一生的守望。”拿起《教師成長密碼》隨手翻了翻,就看見這么一段文字,它深深的吸引了我,而后,耐心的細讀里面的文字,這么多教師成長的故事就這樣像是一幕幕電影片段,在自己的腦海里,被剪輯成百年經典,成長的過程很艱難,很糾結,但也很幸福。
《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覓到了教育界的很多教師像一位老朋友一樣把自己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與我們分享,說實話,不是很感人,不是太典型,但很生動。做為一名重點中學的教師,接觸到的優秀教師不勝枚舉,他們就在身邊,很平凡,默默的做著該做的事情,卻又默默的用心用行動影響著改變著成就著每一位學生未來的精彩人生。
趙桂海老師《最樸素的,也是最高尚的》一文,用最樸素的文字來告訴我們“師德的最高境界不在那些上綱上線的條條框框里,也不在那些歌功頌德的豪言壯語中。它就存在于我們對待職業的樸素態度上,閃耀在我們平日里樸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字字珠璣,言簡意賅。“生活是樸素的,樸素的生活境界亦是師德的最高境界。”無論人們給教師戴上多么大的光環,它也就是一種職業,一個不平凡但很偉大的職業。
《靈魂掙扎在師德和現實的縫隙》讀后讓我對瀟然老師肅然起敬,我相信每一位經歷過評職稱的教師都會對這一過程刻骨銘心,這一段時間,眾生百態。每一位豁達的人都會自我安慰:這次評不上,下次再評,以后還會繼續努力工作的。有時候,機遇和公平是背道而馳的,這一段文字可以寫也可以不寫。一個能坦蕩的寫出自己心中真正所想的人,我想他應該是豁達的,只此一點足以令我敬佩。真的應該是“痛定思痛莫氣餒”,要做到“千萬不要牢騷滿腹,千萬不要影響工作,千萬不要影響情緒”,坦然對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喜歡肖盛懷老師用《情緣未了》來表達他對教師這個行業的熱愛,我也喜歡周國霞老師《與心靈有個約定》的詮釋,這些都極精準的抓住了我的心,想當初,我1997年畢業就當上了教師,雖然只是個行政人員,也是因了這些個原因的。我清楚的知道,媽媽對我的影響是無形的,雖然我曾那么抗拒當一名教師;下鄉支教的時候,當我面對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大齡孩子時,我知道,我的選擇是對的;教初三畢業班化學課的時候,當我得知很多孩子在中招考試時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選擇是對的;多年后,我從事著行政,每次走在大街上偶然聽見以前的學生極親切的喊一聲“老師,你好”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選擇是對的……你看,教師這個行業就是這樣的,它讓人充滿敬仰而心畏之,教學的過程就像是一段師生間的約定,只想起來就是美好親切的。
肖盛懷老師是坦蕩的,他的《記憶深處的`兩個巴掌》像是一記重磅砸在我的心里,類似這樣的事情好像也經歷過,當然,動手是不允許的,有時候語言暴力更容易傷害學生,回過頭想一想,有沒有不夠親切,有沒有不夠隨和,有沒有刻薄犀利,有沒有不夠理解?這些,對于學生是那么重要,自己做的夠好嗎?每一年教學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都是極高的,說明他們是寬容的,我們深知,表揚就是激勵,高度評價就是鞭策。
《用心磨練教育藝術》這個題目起得好,我想說的是,教育確實需要藝術。在8中,有很多這樣的優秀教師和班主任,用心的愛每一個孩子,在教育中充滿藝術,在滴水間滲透教育,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體現每位教師不同風采的藝術。我默默的感受著,欣賞著,學習著,這些需要自己琢磨和提升,去變通為己用的精華,再升華為藝術,需要磨練,需要時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寫盡八缸水,博取百家長”。多學習他人,欣賞他人,才能成為自己,提升自己。這是朱松德老師在《欣賞他人提升自己》一文中的一段話。他建議要“帶著欣賞的心態去聽別人的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在聽課的過程中,欣賞他人如何處理教材,欣賞他人的教育教學技巧,欣賞他人如何喚醒學生……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任何一位教師精心準備的公開課,一定有他個人獨到的地方,一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只要自己善于把握機會,不斷地在聽課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就一定能夠很快地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財富。
第一招:先入為主夸自己;第二招:揮灑自如講好課;第三招:以身作則守信用;第四招:真心實意愛學生,這是王金鳳老師交給我們的“贏得學生愛”四招。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眼前就浮現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對呀,那些平日學生喜歡的老師,愛戴的老師,就是這樣做的,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句話,這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
掩卷沉思,回首自己成長的過程,走了不少岔路,那是一段難忘的青春,那是一段艱辛的過往。作為一名教師,也許還不夠優秀,在未來的道路上,我一定銘刻這成長的密碼在學習中進取,在歷練中成長。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3
《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圍繞“教師成長”這個關鍵詞,書中記錄了優秀的教師優秀文章,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他們在講故事,我在看,在思,同時也在心里構思著屬于我和我的學生的故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從書中獲得的更多的是經驗,是方法。主要在于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學會學習。“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對于新教師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那將會大大縮短他們成長的路程,也為激活教學思路,靈活處理教材與教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能有效整合課堂教學各元素之間的切適度。作為新教師總會遇到些問題是自己不能解決的,而有時同事也無法給予相應的幫助,那就要通過學習來解決問題。每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走入同一條河流,人生也如此,不可能再重復自己的生活之路。
其次要尋求合作。現在是一個合作的社會,沒有合作就很難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亦如此。新教師用積極的態度尋求同事的合作,與家長、學生的合作顯得很重要。“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特長各異,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長補短,取長補長的最佳途徑。因此懂得向老教師虛心求教,借別人的經驗來成就自己。新教師彌補自己教學經驗不足的最好辦法就是向老教師“取經”,在各方面與他們多交流,吸取有益的看法和建議。再有就是多聽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你在成功路上邁的步子更快捷,更堅定,更有力。
再次要善教學生。善教有多條原則和多種形式,但沒有一條原則是“講得越多越好”,也沒有一種形式是“灌”。教師整節課都自始至終講個不停,把學生的頭腦當容器,狠狠地灌,結果老師和學生都累死了,教學效果卻每況愈下,這種做法是新教師的普遍傾向。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即合理的.教學設計去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里快樂、高效的學習。另外教師面對學生做一個有心的人,用關心去打動學生,用愛心去點燃學生,用真心去感染學生。用心的去愛去教學生。
總而言之,想盡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必須在教學實踐上下工夫,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學會在實踐中探索未知,求得新知,用新知推動教學前進;不斷反思自己,通過反思提高教學水平。進入實驗小學,對學校一直是心存感激,源于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有時候我們嘴里叫著好辛苦好累,其實心理挺高興的,畢竟學校是為了我們的專業成長負責,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機遇,渴望自己越來越優秀。作為年輕教師,成長的道路雖然是辛苦了些,累了些,然而我的內心充滿了快樂,愿意累并快樂著!因為成長畢竟是我們自己的事!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4
假期漫長,但過得極為充實,因為有書香相伴。在驕陽中,在音樂的伴奏下我讀完了《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圍繞教師成長關鍵詞,教師圓桌對話,分享教師的成長故事,發現教師成長的密碼。讀后,它帶給我很大的震撼和啟迪。
其實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不平凡的。每個教師心中都有一個結,在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中,都想從一名普通教師成為知名教師,就如同把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這個過程也是充滿艱辛,需要付出巨大的勤奮努力和智慧。
蘇定一老師的成長故事《信任伴我成長》,一位初中畢業的農村代課老師成長成一名省級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除了領導的信任、支持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教育科研的刻苦鉆研;針對教學中發現的小問題,緊抓不放。為了查找資料,一次次的熬夜、一本本專業書籍的研讀……付出的是心血,收獲的是碩果。
李嵐老師的`《與小課題研究同行》書中那句:“腳踏實地地提高工作實效是我們一線教師首先的追求目標。”讓我深省,想想自己和李嵐老師的最初經歷是何其相似。自己也嘗試著進行課題研究,可想抓得都是大課題,缺乏基層土壤、實踐操作,更像是空中樓閣一般,可望而不可求。沒有費心地查找資料,扎扎實實地分析研究,也就沒有所謂的知識積累,對于自己的成長更沒有絲毫的幫助,卻也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是呀,腳踏實地的小課題研究是實現一線教師專業成長的好途徑。這也是我尋找的教師成長密碼之一。
密碼二:養成不斷學習的好習慣。
在很多一線老師的成長經歷中都深有體會,如:《我的秘密武器》、《拜師學藝好》、《構建學習型團隊》中都有提到。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要建立主動學習的意愿、態度及能力
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作為職業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其次,必須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與學生的互動、與家長的聯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斷學習與反思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
2、自覺地投入到積極的讀書活動中去
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決定了教師要做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成功的老師,必須是一個善于讀書的老師,一個善于學習的老師。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讀書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成長成才的第一要素,人們不但通過讀書獲得一技之長、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書籍是每一個現代人的精神食糧。只有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熱愛讀書的學生;只有熱愛學習的老師,才能讓學生知道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更加敬重他。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不斷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在讀書中體味人生、啟迪智慧、增長才干、學會學習與生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5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我,自認為成長的空間還很大,可是怎樣給自己確定一個有利的空間呢?自己又該如何給自己定位呢?一系列的疑問油然而生!
在當今發達的社會,人們追求的多了,忽略的少了,而人們往往把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忽略掉。當今的我們,大多數能夠成為一名教師,剛開始追求的是能夠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而努力,讓自己衣食無憂;慢慢的演變為能夠再更優越的環境中工作而努力;再后來就會被一些名利和利益沖昏頭。作為一名教師,這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嗎?
在讀了《教師成長密碼》一書后,讓我明白了好多。一些原先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遇到了,同時也給了我很好的解答。我看到了很多一線老師工作的真實寫照,也讀懂了這三尺講臺給他們帶來的魅力所在。這本書告訴我如何處理當今社會給我們所帶來的壓力、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對我來說一頭霧水的工作、告訴我如何能夠成為學生的朋友、告訴我要想改變學生不一定是正當措施能夠解決的,有時候滿足一下學生小小的自尊心也是可以的……
首先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友焱老師寫的《做養馬的“伯樂”》,他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同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既不善拉也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于學生來說,有的善于學習、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創造、有的.善于勞動、有的善于體藝”,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個性而因材施教。要做到這點我們老師就要真正摒棄唯成績至上的評判標準,擺脫學校、社會、家長、教師甚至教育主管部門以學生成績衡量學生、學校的好壞和教師水平的高低。當然,這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一直再提,可是敢問能夠真正做到的有幾位呢?教師還是被無形的成績壓力所束縛,讓大家不得不一心的抓學生成績,而忽略了其實他們還有更為閃光的一面。希望我們都能夠很快的重視這一點,發揮我們共同的特長,讓學生和教師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共同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千里馬,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不管什么樣的馬都養并能因材施教的伯樂!
其次就是劉祥老師的《我的秘密“武器”》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主要講了他成長的五大武器,可在這五大武器中第一件“眼皮淺”給我印象最深。“眼皮淺”的意思是說嫉妒心強,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在我以往的認識中,我總以為這樣不好,會使自己變得很狹隘,可是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改變了這一看法,相反的它還能促進我們成長,讓我知道原來“嫉妒心”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所以,今后我們就要努力拿別人的長處來促使自己成長,大家互相鼓勵,共同成長!
最后,讀完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體會——作為一名教師,我很幸福!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選擇閱讀書籍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從書架上拿了《教師成長密碼》這樣一本書。本書主要是搜集了許多一線教師的成長案例,圍繞教師成長這一關鍵詞,教師圓桌對話,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從而發現教師成長的密碼。其中在“師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這一章節中,我尤其喜歡“做養馬的伯樂”這一篇文章,由此把其中的一些感悟寫下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傳說中,天山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人們大多知道“伯樂相馬”,卻不知道伯樂的本職工作是“養馬”。
世人把對伯樂的關注全放在他養的是否是千里馬,他能否發現千里馬上;對馬的優劣評判標準也只有能否日行千里這一個標準上。這一現象同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太相似了,社會要求教師是“伯樂”,培養出來的都是“千里馬”(即學習尖子);而很多教師也以培養“千里馬”(學習尖子)為唯一目標。盡管千里馬極少,卻仍然按照千里馬的標準去養馬,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絕大多數的普通馬“屈死于伯樂之手”。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同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不善拉,不善跑的可能善于表演;于學生來說,有的善于學習,有的善于創造,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勞動,有的善于體藝,當初那些在學校的所謂“問題生”畢業后卻成就一番事業,被邀請回母校做報告的事也不少見。所以教師不能扼殺和忽視學生的個性,不能把學生按照成績這一標準來分類,什么樣的馬我們都要養,并且要根據不同的馬的需要,用不同的飼料和方法喂養,讓所有的馬在將來都能夠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發揮它的價值。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努力去當好“養馬”的.伯樂——不管什么樣的馬都養并能因材施教的伯樂。
當好一名“養馬”的伯樂確實不容易。首先,教師要真正摒棄唯成績至上的評判標準,擺脫學校、社會、家長甚至教育主管部門以學生成績衡量學校好壞、教師水平高低的評價標準,擺脫“虛名實利”的誘惑。其次,“養好馬”也要“善相馬”,知道每匹馬的脾氣、個性、愛好和特長,用發展的眼光有針對性的喂養,也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標準,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尊重,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不要讓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為“好學生”的陪讀者。在這里“相馬”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養馬”,而不僅僅是挑出“千里馬”。再次,“養馬”重在“養”,即培養。看到學生有某方面的潛力,引導其向這個方向茁壯成長。
如果不以速度的標準定義千里馬——只要在不同領域能做出成績,我們就把它稱為千里馬的話,那么千里馬無處不在。
這樣一名“養馬”的伯樂才具有師德的最高境界。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成長密碼》讀書筆記05-02
《教師成長密碼》的讀書筆記08-06
成長的密碼 -成長作文06-18
成長密碼作文10-02
《課堂密碼》教師讀書筆記08-14
教師成長密碼讀后感07-09
《教師成長密碼》讀后感04-27
教師的幸福工作密碼心得體會05-03
成長的道路-讀《成長密碼》有感作文05-06
密碼_密碼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