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范文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范文1
我國的諷刺文學有著久遠的傳統。早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就已有頗具諷刺意味的作品。《儒林外史》繼承并發展了我國諷刺文學的優良傳統,《范進中舉》就是《儒林外史》中比較出色的一篇文章。
《范進中舉》講述的是一個叫范進的老書生在他五十四歲那年考上了舉人,周圍的人包括他的親人,由先前的冷嘲熱諷到對他熱情恭維起來,就連平時動不動打罵他的.丈人也對范進獻起殷勤來。
當我看到,范進對他的老師說,他年齡五十四,已經考了二十次科舉時,我不禁嚇了一跳,怎么考到這么老,難道沒有別的出路了嗎?如果是我,兩考不過就別的活了,不可能考幾十年還這么固執。媽媽告訴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時期的大家都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功成名就。考過了,就能當官,當官就有了權,有錢人再和有權人進行錢權交易,名和利就雙豐收了。所以,范進張進李進王進等書生才拼命地考試。
果然,范進考過沒多久,就有地主鄉紳給他送錢送物,不久他就過上了人上人的好生活,很快就融入了官場,學著別的官員借視察的名到處打秋風了。
這就是諷刺,《儒林外史》的作者用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向大家展現了一個病態的社會。
《儒林外史》這本書我還了解的不多,但我知道里面一定有更多有趣的知識。作文
《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范文2
在古代,科舉考試就是進入仕途的唯一正規途徑,同時,科舉的難度也是非常人所能夠輕易戰勝的。很多的人終其一生也只是成為了一個秀才,功名利祿未曾看見。所以說,科舉相較于今天的高考其實是更加殘酷和現實的。這樣的一項制度究竟是利處多還是弊端比較多,相信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范進中舉的故事當中也是能夠得到很多的不同的信息。
作為一名數考不進、年過半百的老秀才來說,范進在中舉之前的壓力確實是非常大的。用他老丈人的話來說的話,就是“現世寶”。同時,在世俗的眼中,也是飽受著“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輿論的壓迫。所以,整個的生活狀態在現實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經濟支持以及精神支持的。
但是,從范進中舉之后的情況來看的話。老丈人提肉進門,一口一個女婿的叫著,再也不是曾經的現世寶了。同時,當地的富商大腕也是相繼上門拜訪,曾經沒有半毛錢關系也是都是成了恩師乖徒。從這里,我們也是看到了現實的一種諷刺。
但是,這樣的一步登天的情況之下,中舉之后的范進卻瘋了。這種瘋是來自于高度的'喜悅以及一種夢想實現之時的心靈無法承受。所以說,通過這樣的一種行為,我們也是清晰地看到了科舉的瘋狂。這份瘋狂已經讓一個正常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了顛覆,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對于人性的極度摧殘。整個的故事最初看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再看的話,就是一出莫大的悲劇。
《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范文3
我今日看了《范進中舉》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了范進年年考舉人,到54歲時,才考到舉人。
范進本來就家境貧寒,所以因為他堅持要每年去考,所以家里變得越來越窮。當聽到范進決定要考舉人時,他的丈人就罵了他一頓,范進就悄悄的去考了,回去之后他丈人明白就又罵了他一頓。
當范進考上舉人時,家里人的態度對他轉化了,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丈人不敢打罵他了。說他是天上的星宿。相鄰們說他是新貴人,還從說叫他范進到叫他范老爺。他我看到范進高興瘋了的那一點,我覺得很好玩。范進是個虛偽的人,當張鄉紳給他銀子時,他再三推辭,最終還是收了,然后立即叫渾家打開看看,可見剛才的'再三推辭是假的。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封建社會對讀書人的毒害。我對范進丈人的評價是他對范進毒害一開始還罵他現世寶,可當范進中上舉人時,對他態度就不一樣了。我突然想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它的字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出名,連他家的雞和狗都會出名。就像孔乙己那樣,偷了丁舉人家的書,被打折了腿。丁舉人家的書,在那個社會是不一樣的。
范進和孔乙己的命運是一樣的,都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犧牲品。我們目前的社會比那好多了,那時考試叫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都是寫一篇文章。此刻考試都是語數英、物理化等。這就是社會的提高,這就是考試科舉的提高。
【《范進中舉》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范進中舉》的續編02-17
范進中舉教案03-06
范進中舉續寫08-18
縮寫范進中舉600字03-10
范進中舉的疑難解析02-17
范進中舉教案(精選12篇)05-26
范進中舉作文(通用26篇)11-17
《范進中舉》教學反思(精選16篇)12-08
《范進中舉》教案(通用7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