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畜牧食品局關于當前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報告范文
達州市畜牧食品局:
近年來,我市畜牧業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了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畜牧業生產克服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不利影響,各類畜禽存欄和出欄逐年增加,畜產品產量增長,價格合理上漲,生產效益較好,農民現金收入中來自出售畜產品的比重增加,從當前畜牧業發展的態勢看,預計今年畜牧業又可實現穩定增長。
一、當前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
(一)全市畜牧生產基本情況
截止2008年9月底,全市牛、羊、生豬、家禽存欄分別達15.64、16.23、63.47、332.64萬頭(只),同比分別增長1.35%、2.58%、2.13%、2.34%,出欄分別達4.07、10.79、38.84、255.83萬頭(只),同比分別增長4.96%、3.92%、5.5%、4.27%,奶牛存欄25頭,同比增長56.25%。肉、蛋、奶總產分別達42260、2931、22噸,同比分別增長5.9%、1.24%、-29.03%。
(二)生豬產業
1、產銷形勢
(1)生豬價格穩定。我市自2007年7月價格上漲,已延續15個月,現在基本穩定。今年仔豬、活豬和豬肉價格一直穩定在每斤16-20元、6.5-7.0元、11-15元。
(2)養殖成本增加。受玉米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濾布豬配合料達到1.1元/斤,飼料成本增加。本地豬源不足,從外省調入大量仔豬,個別養殖場發生仔豬疫病,防治成本加大。
(3)生豬養殖效益較好。自2007年7月,生豬高價位運行連續15個月,頭均獲利150元以上。2007年下半年以來,我市散養戶每出欄1頭商品豬獲利約200元,個別散養戶1頭豬可獲利近400元。萬源立川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由于豬種優良,自繁自養,每出欄一頭商品豬可贏利100-150元;通過加工成“萼山牌”大巴山生態老臘肉,效益成倍增長,1頭豬可獲利500-600元。
(4)空欄率降低。種豬和育肥豬保險等惠農政策的實施,使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提高,空欄率下降為0。小規模養殖戶宰殺種母豬、規模場養殖場則抓緊更新換代等現象不再出現,母豬存欄量比過去上漲150%。
2、存在問題
( 1)缺乏龍頭加工企業。
(2)分散飼養所占比重仍然很大。目前農戶散養與規模飼養相比仍占97.6%,養豬業普遍存在養殖基礎設施薄弱、良種化程度低、飼養技術落后、養殖戶疫病防控意識差等問題。
(3)生豬產銷銜接不緊密,養殖與加工銷售環節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環節處于強勢地位。在目前養豬效益較好的情況下,屠宰銷售1頭豬仍能贏利近250元。
(4)市場體系不健全,宏觀調控能力差。生豬生產的調控機制不健全,畜牧業信息體系建設滯后,難以指導養殖戶根據市場變化調節生產和規避風險。
(三)家禽產業
1、產銷形勢
(1)肉禽
①肉禽產品價格上漲。受經濟快速發展,工作人員工資上調的影響,自去年8月份肉禽業市場價格上漲。目前全市良種肉雞為6.5元/斤,本地土雞為15元/斤,舊院黑雞高達30-35元/斤;鴨的市場價為10-12元/斤。
②肉禽利潤增高。大多數家禽養殖戶處于贏利狀態,目前合同養殖戶土雞每只毛利為9-12元,純利為5-8元;舊院黑雞毛利40-60元/只,純利為30-45元,養殖戶每養100只舊院黑雞可獲純利3000-4500元,養殖戶大多數已經先富起來,與2000年每只雞純利3-5元相比差距明顯。
③規模養殖場(戶)持續增加。一方面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定單養殖戶,合同養殖量增加;另一方面養殖效益增高,養殖農戶自發投入生產的資金、人力和生產規模加大,全市肉禽養殖數量比上年增長3.5%。
④禽產品供不應求。我市大力引進外資和民間資金發展規模養殖場,大力發展專業養殖村及專業合作社共計42個,正確引導養殖場(戶)按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標準規范生產,2006年10月 “萬源舊院黑雞(蛋)”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2007年12月舊院黑雞(蛋)被北京五洲恒通認證有限公司成功認證為有機產品。同時加大宣傳工作力度,使舊院黑雞在國內的知名度提高,壓濾機濾布以致禽產品供不應求,舊院黑雞養殖已成為原產地農村的一個支柱產業。
(2)蛋雞
從2005年以來,蛋雞業快速發展,全市蛋雞養殖場(戶)增加到80個,增長200%。良種蛋價穩定在3.8-4.2元/斤,舊院黑雞蛋價穩定在26-30元/斤,飼料價雖然由1.4元/斤上升到了1.8元/斤,但對養殖戶的影響不大,養殖戶養100只舊院黑雞蛋雞,一年可獲13000枚蛋,全部銷售就可賣得現金32500元。
2、存在問題。
(1)產品深加工滯后,產品銷售市場受限,運輸困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高,競爭力不強。
(2)品種(系)培育經費不足,末育成烏皮、黑羽、豆冠為標準的肉用品系和產青殼蛋的蛋用品系。
(3)舍飼籠養、地面平養和異地飼養的適應性問題還不能完全解決。飼養成本較高,在市場爭奪上比較被動。雛雞死亡率較高,社會散養戶養殖成本較高。
(4)近年來禽產品進口量增加,對家禽業造成沖擊。
(四)其他各業
1、奶牛業
我市奶牛目前僅有25頭,沒有奶品加工企業,只是銷售鮮奶,城鎮居民雖有十多萬,但受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影響,購買力不高,奶農利潤不大。
2、肉牛肉羊業
(1)牛羊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我市210國道線上的兩個鄉鎮就新增肉牛養殖專業村3個,新增養牛戶265余戶,存欄凈增1800頭。大竹片區新增養羊專業戶600余戶,羊存欄凈增2萬余只。
(2)飼養效益較好。育肥一頭雜交牛凈收入1500-2000元。活羊價格達到7-8元/斤,羊肉價格達到16.0元/斤,出欄一只肉羊,可獲利120-160元。
(3)牛羊雜交改良面逐步增大。牛羊總體規模發展較快,由于雜交牛羊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養殖戶對牛羊雜交改良的認識有所提高,全市牛羊雜交改良面達65%以上。
3、肉兔業
我市沒有肉兔加工企業,老百姓也不喜食兔肉,肉兔養殖量不大,原有的幾個養兔場已經倒閉,全市年存欄肉兔僅有2萬只左右。
二、今后走勢預測
(一)生豬業
當前市場價格較高,但生豬業的拐點可能會出現在明年年初。近年來,養豬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其抗風險能力,市場信息的收集及分析能力都加強。母豬和商品豬的存欄變化會變得緩和,大規模的養豬企業基本不存在宰殺母豬的行為,他們大多進行調整母豬群結構,使種群結構更合理。生豬業價格波動周期延長,價格波動的幅度減小。
(二)家禽業
肉禽市場價格較高,產品價格一路攀升,肉禽養殖效益較好。但是隨著肉禽產業特別是舊院黑雞產業的逐步成熟,預計5年左右可步入正常發展周期,即呈小波幅、高頻率變化規律。肉禽產業和蛋禽業在今后幾年內都將呈現贏利狀態。
(三)其他各業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改善,市場的不斷拓展,飼養總量偏低等因素的影響,草食家畜如肉牛、肉羊等價格將繼續走高,市場形勢全面看好。
三、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議
(一)強化宣傳引導
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畜產品營養、健康養殖、合理選購、科學消費等有關知識,擴大消費數量。
(二)優化產業結構
要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等產業,加快由“快大型”畜禽向“風味型”土特畜禽的轉變,努力推進其規模養殖、示范推動和產業化運營。
(三)完善產業體系
大力培植發展龍頭企業,提高產品檔次品種與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建植生產基地;鼓勵和扶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尤其是加強標準化養殖小區示范建設,推行健康養殖方式,提高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
(四)降低養殖成本
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良種良法配套、推廣程序化免疫,加強環境控制等措施,降低畜禽發病率,減少畜禽養殖的疫病損失;引導生產者根據飼料原料價格的變化,開發新的飼料原料,調整飼料配方,改進飼養方式,進一步降低飼料和能源成本。
(五)創建合作組織
引導和鼓勵建立畜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生產者協會及股份合作制聯合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專業協會與農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廣大養殖戶組織化程度與效益。
(六)完善扶持政策
1、積極爭取宏觀調控政策。一是擴大財政補貼范圍。把畜禽良種、飼草良種、規模養殖獎勵等納入補貼范圍。二是企業扶持。要積極爭取資金,加強對企業貸款貼息,增加貸款額度。三是完善風險保障機制。設立風險基金,保證產業穩定發展。
2、完善畜牧市場信息體系。充分發揮畜牧部門的職能作用,采集完整系統的生產和市場價格數據,有效發揮市場預警功能,指導龍頭企業和養殖戶根據市場變化調節生產和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3、建立規避國外畜產品沖擊國內市場的應急機制。一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合理控制國外畜產品進口;二是加大對畜產品出口創匯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拓展畜產品國際市場。
4、制定出臺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我市從今年起,連續3年市政府投入50萬元,用于發展生豬產業。同時,對畜牧生產用地、用材簡化審批手續,優先審批,免費技術培訓和指導等。
【市畜牧食品局當前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市畜牧局畜牧業的發展規劃05-02
我國畜牧業生產形勢總體向好等17則05-02
當前就業形勢的分析05-01
關于當前畜牧業生產和提高牧民收入的思考04-28
當前養豬形勢分析問答04-30
今年一季度畜牧業生產分析04-28
畜牧業發展潛力分析04-25
山東省畜牧業發展形勢和對策05-02
影響畜牧業安全生產的因素05-02